第五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想给太母、母后修个园子,朕有什么错?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元祐元年六月庚寅(初四)。
赵煦在福宁殿的东閤之中,拿着毛笔,临摹着书贴。
很久没有来福宁殿的刘惟简,立在他身边,伺候着他写字。
老内臣服侍人是没得说的。
赵煦想要做什么?他都早早的准备好了。
一副字帖临摹完毕,赵煦吹了吹墨迹,就对刘惟简道:“老钤辖将这副字帖收起来吧。”
“诺……”刘惟简恭恭敬敬的就将书贴收起来,放到东閤的阁楼里去。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忽然问道:“老钤辖知道我方才在临摹的书贴吗?”
刘惟简停下手里的事情,低头答道:“回老家,老奴知道,是前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赵煦点点头,道:“是啊,国难思忠臣!”
“我每念及此,总会想起,那些历朝历代,扶保少主、匡扶社稷的贤臣、大将。”
刘惟简咽了咽口水。
他当然听得出,这位少主的言外之意——朕的忠臣在哪里?
而这和朝堂上的政务,密切相关。
上个月,李雍一案,匆匆结案,虎头蛇尾,当时就有执政说:此必为将来之祸!
所以坚决反对两位宰相和稀泥,要求彻查。
因为傻子都知道,这位少主记性好,爱记仇。
你吕家、韩家,累为宰执,和皇室关系密切,自然不怕日后被拉清单——大不了,板子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
但我们怕啊!
奈何,最终拗不过两位宰相和宫中太皇太后。
而在这个事情上,其他人可以沉默。
作为自英庙以来,服侍三代赵官家,而且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家臣。
刘惟简却不能沉默。
因为他是奴婢!
皇帝的家传奴婢!
整个内廷,为数不多,可以在御前和两宫面前自称‘奴婢’的内臣。
在这個欲做奴婢而不可得的大宋王朝。
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婢’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和地位。
而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
既称了‘奴婢’,很多事情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没办法,刘惟简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大家,朝中忠臣良将,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说,康国公和申国公,就是忠臣。”
赵煦笑了。
“忠臣?”
“有这样的忠臣吗?”
“今日,都堂拟定官告,朝请郎、知济州段继隆勒停!”
“反倒是权知开封府蔡京,被罚铜三十斤!”
“段继隆的惩处,还在蔡京之下!”
“呵呵……”赵煦冷笑着。
东閤内的温度骤然下降,在场的女官、内臣,如堕冰窟。
赵煦说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所谓勒停,就是停职检查的意思。
一般来说,风头过了就可以继续出来当官。
但罚铜就不一样了!
这是真的罚!
依照大宋律令,便是百姓犯罪,鞭笞刑罚,乃至于被判服刑,都可以纳铜抵罪。
二十斤铜差不多就可以抵掉一年徒刑了。
换而言之,蔡京罚铜三十斤,就等于告诉天下人——这个官,做了要坐牢一年半的事情。
当然了,这是民间的看法。
实际在官场上,官员做错了事情罚铜很常见。
待制以上大臣,就没有不被罚铜的。
包括司马光、王安石在内,都被罚过。
赵煦的父皇在元丰时代,甚至发明了让宰相交罚铜来测试其服从性的创举。
所以,罚铜在官场上,基本等于——自罚三杯,下不为例。
但,赵煦要借题发挥的话,他是占理的。
始作俑者,才只勒停。
朕身边的人,什么事都没有做,就要罚铜。
他发脾气才是正常的。
不发脾气别人可能还会在心里发毛。
而刘惟简今天来福宁殿,其实就是负着来安抚他的任务的。
所以,这位老内臣立刻说道:“大家,您有所不知,段继隆名曰勒停,实则是永不叙用。”
没有人再敢启用这个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的官。
就连他儿子段处约,很快也会被流放,这辈子都不可能回京。
老实说,要不是害怕引发朝争。
进而影响到现在的政局吕公著也好,韩绛也罢,才懒得管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呢!
但没有办法啊!
这个事情太危险了。
这朝堂上几个人经得起查?
扩大化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大家谁脸上都不好过。
更可能让一些大家不希望看的人,借机兴风作浪。
比如说,蒲宗孟、吕惠卿甚至是王安石、王安礼兄弟。
这些人若是抓到机会,回到朝堂。
大家伙就都别玩了。
等着撕逼吧!
这才是,吕公著和韩绛能够说服庆寿宫的原因。
王安石牌,比什么都好使。
“至于权知开封府,老奴在庆寿宫,听两宫慈圣说,今年大家升龙节自当推恩……加其馆阁为天章阁待制……”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红枣。
而且,借着天子圣节的机会,没有人能说什么闲话——大宋祖制,圣节、大典,都是普降甘霖,推恩天下的时机。
自然,率民更始,为民楷模的士大夫,理当最优先享受到这甘霖雨露。
而皇帝亲信心腹们,自然比其他人更平等,更应当优先享受。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只道:“老钤辖,莫以为我不知道……”
“皇太妃那边,也得了好处!”
想让刘惟简出来说好话安抚赵煦。
皇太妃朱氏,自然要优先安抚。
于是,就在今天早上,内降旨意。
追赠皇太妃亡兄,故三班殿直任遇为供备库使。
又加封皇太妃朱氏唯一一个在世,也是和她关系最好的兄弟,东头供奉官、守寄班邸候任瑜充差‘在京新城外北面都巡检’。
给了一个肥差给他!
这些事情,赵煦自然早早就通过了冯景知晓了。
而消息来源,就是现在在赵煦面前的刘惟简。
他第一时间,通过御厨那边的渠道,告知了在御厨给赵煦做早餐的冯景。
然后,赵煦在吃早膳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切。
刘惟简此时,当即就拜道:“大家,朝堂推恩太妃外戚,是为太妃颜面着想。”
朱氏是很容易收买的。
看吧!
一个追赠供备库使,一个给一个肥差,就打发掉了。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在给人数钱。
所以,赵煦一直以来都不干涉皇太妃閤,同时刻意的疏远朱氏,更亲近向太后,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在保护朱氏!
不然,没有人知道,朱氏和她那一大家子活宝,能闹出什么笑话。
又该被多少人拿去当枪使。
哪怕是现在,无论是在熙河路的棉花地,还是在广西的甘蔗园。
以赵煦所知,都有着任家、朱家的人。
这些家伙,哪怕天天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也没有人管。
典型的就是养着,万一暴雷就丢出去挡灾。
赵煦也没有管。
反正——任家也好,朱家也罢,其实和赵煦没有血缘联系。
皇太妃朱氏本姓崔!
朱家是继父,任家是养父。
而偏生,因为朱氏自幼被养在任家,所以她其实更亲任家人,然后才是其母改嫁后的朱家,至于本家崔家?
没有抚养之恩,更无亲情纽带,不过路人,碍于礼法才勉强认下这门亲戚。
但从未放在心上。
而这些都是朱氏的关系,和赵煦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一些就算是上上辈子,见都没有见过几次,而且每次听到这些人的名字,总是和麻烦挂钩的所谓亲戚。
赵煦能有什么好感呢?
当然了,表面上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所以,赵煦只是哼哼两声,就没有再在这个事情上面说什么。
反正,任家人捅出了篓子,别指着他去收拾。
谁的屁股谁去擦。
擦不了就兜着走。
就像他上上辈子一样。
任家人、朱家人做差了事情,可以保命,但也就仅限于此。
赵煦轻笑一声,就阴阳怪气的说道:“朝堂的相公们,漂亮话自然都说得好。”一副还在耿耿于怀的样子。
“但怎么,我才想做一点事情,给两宫慈圣,攒些财帛,修个园子,给太母、母后将来游乐、赏玩……”
“这外面的人,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靖安坊的‘汴京学府’项目,在三天前在汴京新报上正式官宣了,最惹人眼的政策——将建立九年一贯制官立蒙学和小学。
且小学毕业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入读开封府府学。
这个事情一公开。
朝野就炸锅了。
因为,他们真的有一头牛在开封府府学!
自大宋立国以来,开封府府学,就是一条科举的终南捷径。
因为这里的发解试难度,天下倒数第一。
同时,这里的贡士名额数量天下第一。
王安石变法,都无法动摇,甚至还加强了开封府府学的地位——府学学生,经考试合格,可以直接升入太学。
而在太学的太学生,经过深造,升入上舍后,在上舍中经过考试,是可以比照进士一样授给官职的。
而且其出身视同进士。
太学的第一名,甚至可以比进士及第。
而,开封府府学的生源,自来泰半都是在京朝官以上的直系后代以及待制、宰执们的亲朋好友。
现在,在赵煦的指示下,蔡京要卖靖安坊的房子,居然把这些人视若珍宝的开封府府学名额拿出来当噱头。
这些人能不气吗?
赵煦知道,一定有很多士大夫,会因为这个事情恶心的睡不着觉。
因为赵煦指使蔡京办的这个事情,在这些人眼中,大抵就相当于,在现代的年轻人,忽然发现他花了无数精力,才终于约到的妹子,出现在了国产区……
脏了啊!
自然,非议随之而来。
御史台那边肯定要炸锅的。
无论新党、旧党,都可能在这个事情上同仇敌忾。
但赵煦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雍案,就是他的抓手!
于是,赵煦开始了絮絮叨叨。
“我既没有加征赋税……也没有加征商税……”
“靖安坊民居每间房子我都是命开封府,以市价从百姓手中购来,也就是那几个罪官的祖宅,是按律抄没而来的……”
“就连禁军拆、建,也都是按照市价,给了赏钱。”
“靖安坊中,一砖一瓦,我都是命人以市价,和商贾采买。”
“我就是想着,让开封府,卖些房子,筹集给太母、母后将来游乐、颐养天年的园子的钱帛……“
“我有什么错?”
“现在,外面的人,居然都在说,我是在与民争利……”
“更有甚者,竟说什么我身边有小人、奸臣……”
“我若要与民争利,为何要罢废市易法?为何要扑买堤岸司?又为何要废除汴京的入城税?”
“还我身边有小人?奸臣?”
“我想给太母、母后修个园子,就是有小人、奸臣在蛊惑了……”
……
赵煦在东閤,当着很多人和刘惟简说的这些话,自然从来没有想过保密。
在一些聪明人眼里——这其实是赵煦在鼓励泄密。
所以很快,福宁殿东閤里发生的事情,就传到了庆寿宫中。
两宫听完,就都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太皇太后,她本来心里面就有愧——当初,她在孙子面前说的有多好听,后来的事情就有多打脸。
可她也没有办法!
韩绛、吕公著都来求情了。
不止如此,很多和高家关系密切的人家,也都托关系入宫和她说情。
而且,随着两个宰相相继打出王安石牌,她心中确实害怕,害怕王安石趁机回朝。
加上她也不想在圣节前,闹出什么大丑闻。
那个案子,才不得不虎头蛇尾的匆匆结案。
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
私底下,两个宰相都保证过,所有涉案人员,一个都跑不掉!
一定会严惩!
他们只请求不要公开处理。
所以,孙升是先外放,再贬官的。
刘奉世也是如此。
段继隆父子亦然。
那个叫李雍的商贾,也自然会在随后被按一个罪名,然后抄没家产,刺配沙门岛。
但,她心中一直担心。
担心孙子与她有了生分。
如今,听完福宁殿的事情,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孙子,心里面还是有她这个太母的。
看看!
还记得当初承诺要给她修一个漂亮的园子,让她将来游玩。
一片孝心,赤诚无比啊!
这外面的大臣,怎么想的?
连官家给太母、母后的孝心工程也要干预?
于是,在沉默了片刻后,太皇太后打破沉默:“太后,这个事情该当如何?”
“不如请宰执们都入宫议一议?”向太后提议。
“可!”
(本章完)
赵煦在福宁殿的东閤之中,拿着毛笔,临摹着书贴。
很久没有来福宁殿的刘惟简,立在他身边,伺候着他写字。
老内臣服侍人是没得说的。
赵煦想要做什么?他都早早的准备好了。
一副字帖临摹完毕,赵煦吹了吹墨迹,就对刘惟简道:“老钤辖将这副字帖收起来吧。”
“诺……”刘惟简恭恭敬敬的就将书贴收起来,放到东閤的阁楼里去。
赵煦却在这个时候,忽然问道:“老钤辖知道我方才在临摹的书贴吗?”
刘惟简停下手里的事情,低头答道:“回老家,老奴知道,是前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赵煦点点头,道:“是啊,国难思忠臣!”
“我每念及此,总会想起,那些历朝历代,扶保少主、匡扶社稷的贤臣、大将。”
刘惟简咽了咽口水。
他当然听得出,这位少主的言外之意——朕的忠臣在哪里?
而这和朝堂上的政务,密切相关。
上个月,李雍一案,匆匆结案,虎头蛇尾,当时就有执政说:此必为将来之祸!
所以坚决反对两位宰相和稀泥,要求彻查。
因为傻子都知道,这位少主记性好,爱记仇。
你吕家、韩家,累为宰执,和皇室关系密切,自然不怕日后被拉清单——大不了,板子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
但我们怕啊!
奈何,最终拗不过两位宰相和宫中太皇太后。
而在这个事情上,其他人可以沉默。
作为自英庙以来,服侍三代赵官家,而且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家臣。
刘惟简却不能沉默。
因为他是奴婢!
皇帝的家传奴婢!
整个内廷,为数不多,可以在御前和两宫面前自称‘奴婢’的内臣。
在这個欲做奴婢而不可得的大宋王朝。
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婢’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和地位。
而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
既称了‘奴婢’,很多事情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没办法,刘惟简只能小心翼翼的说道:“大家,朝中忠臣良将,还是有很多的。”
“比如说,康国公和申国公,就是忠臣。”
赵煦笑了。
“忠臣?”
“有这样的忠臣吗?”
“今日,都堂拟定官告,朝请郎、知济州段继隆勒停!”
“反倒是权知开封府蔡京,被罚铜三十斤!”
“段继隆的惩处,还在蔡京之下!”
“呵呵……”赵煦冷笑着。
东閤内的温度骤然下降,在场的女官、内臣,如堕冰窟。
赵煦说的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所谓勒停,就是停职检查的意思。
一般来说,风头过了就可以继续出来当官。
但罚铜就不一样了!
这是真的罚!
依照大宋律令,便是百姓犯罪,鞭笞刑罚,乃至于被判服刑,都可以纳铜抵罪。
二十斤铜差不多就可以抵掉一年徒刑了。
换而言之,蔡京罚铜三十斤,就等于告诉天下人——这个官,做了要坐牢一年半的事情。
当然了,这是民间的看法。
实际在官场上,官员做错了事情罚铜很常见。
待制以上大臣,就没有不被罚铜的。
包括司马光、王安石在内,都被罚过。
赵煦的父皇在元丰时代,甚至发明了让宰相交罚铜来测试其服从性的创举。
所以,罚铜在官场上,基本等于——自罚三杯,下不为例。
但,赵煦要借题发挥的话,他是占理的。
始作俑者,才只勒停。
朕身边的人,什么事都没有做,就要罚铜。
他发脾气才是正常的。
不发脾气别人可能还会在心里发毛。
而刘惟简今天来福宁殿,其实就是负着来安抚他的任务的。
所以,这位老内臣立刻说道:“大家,您有所不知,段继隆名曰勒停,实则是永不叙用。”
没有人再敢启用这个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的官。
就连他儿子段处约,很快也会被流放,这辈子都不可能回京。
老实说,要不是害怕引发朝争。
进而影响到现在的政局吕公著也好,韩绛也罢,才懒得管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呢!
但没有办法啊!
这个事情太危险了。
这朝堂上几个人经得起查?
扩大化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大家谁脸上都不好过。
更可能让一些大家不希望看的人,借机兴风作浪。
比如说,蒲宗孟、吕惠卿甚至是王安石、王安礼兄弟。
这些人若是抓到机会,回到朝堂。
大家伙就都别玩了。
等着撕逼吧!
这才是,吕公著和韩绛能够说服庆寿宫的原因。
王安石牌,比什么都好使。
“至于权知开封府,老奴在庆寿宫,听两宫慈圣说,今年大家升龙节自当推恩……加其馆阁为天章阁待制……”
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红枣。
而且,借着天子圣节的机会,没有人能说什么闲话——大宋祖制,圣节、大典,都是普降甘霖,推恩天下的时机。
自然,率民更始,为民楷模的士大夫,理当最优先享受到这甘霖雨露。
而皇帝亲信心腹们,自然比其他人更平等,更应当优先享受。
赵煦呵呵的笑了笑,只道:“老钤辖,莫以为我不知道……”
“皇太妃那边,也得了好处!”
想让刘惟简出来说好话安抚赵煦。
皇太妃朱氏,自然要优先安抚。
于是,就在今天早上,内降旨意。
追赠皇太妃亡兄,故三班殿直任遇为供备库使。
又加封皇太妃朱氏唯一一个在世,也是和她关系最好的兄弟,东头供奉官、守寄班邸候任瑜充差‘在京新城外北面都巡检’。
给了一个肥差给他!
这些事情,赵煦自然早早就通过了冯景知晓了。
而消息来源,就是现在在赵煦面前的刘惟简。
他第一时间,通过御厨那边的渠道,告知了在御厨给赵煦做早餐的冯景。
然后,赵煦在吃早膳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切。
刘惟简此时,当即就拜道:“大家,朝堂推恩太妃外戚,是为太妃颜面着想。”
朱氏是很容易收买的。
看吧!
一个追赠供备库使,一个给一个肥差,就打发掉了。
典型的被人卖了,还在给人数钱。
所以,赵煦一直以来都不干涉皇太妃閤,同时刻意的疏远朱氏,更亲近向太后,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在保护朱氏!
不然,没有人知道,朱氏和她那一大家子活宝,能闹出什么笑话。
又该被多少人拿去当枪使。
哪怕是现在,无论是在熙河路的棉花地,还是在广西的甘蔗园。
以赵煦所知,都有着任家、朱家的人。
这些家伙,哪怕天天花天酒地,夜夜笙歌,也没有人管。
典型的就是养着,万一暴雷就丢出去挡灾。
赵煦也没有管。
反正——任家也好,朱家也罢,其实和赵煦没有血缘联系。
皇太妃朱氏本姓崔!
朱家是继父,任家是养父。
而偏生,因为朱氏自幼被养在任家,所以她其实更亲任家人,然后才是其母改嫁后的朱家,至于本家崔家?
没有抚养之恩,更无亲情纽带,不过路人,碍于礼法才勉强认下这门亲戚。
但从未放在心上。
而这些都是朱氏的关系,和赵煦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一些就算是上上辈子,见都没有见过几次,而且每次听到这些人的名字,总是和麻烦挂钩的所谓亲戚。
赵煦能有什么好感呢?
当然了,表面上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所以,赵煦只是哼哼两声,就没有再在这个事情上面说什么。
反正,任家人捅出了篓子,别指着他去收拾。
谁的屁股谁去擦。
擦不了就兜着走。
就像他上上辈子一样。
任家人、朱家人做差了事情,可以保命,但也就仅限于此。
赵煦轻笑一声,就阴阳怪气的说道:“朝堂的相公们,漂亮话自然都说得好。”一副还在耿耿于怀的样子。
“但怎么,我才想做一点事情,给两宫慈圣,攒些财帛,修个园子,给太母、母后将来游乐、赏玩……”
“这外面的人,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靖安坊的‘汴京学府’项目,在三天前在汴京新报上正式官宣了,最惹人眼的政策——将建立九年一贯制官立蒙学和小学。
且小学毕业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入读开封府府学。
这个事情一公开。
朝野就炸锅了。
因为,他们真的有一头牛在开封府府学!
自大宋立国以来,开封府府学,就是一条科举的终南捷径。
因为这里的发解试难度,天下倒数第一。
同时,这里的贡士名额数量天下第一。
王安石变法,都无法动摇,甚至还加强了开封府府学的地位——府学学生,经考试合格,可以直接升入太学。
而在太学的太学生,经过深造,升入上舍后,在上舍中经过考试,是可以比照进士一样授给官职的。
而且其出身视同进士。
太学的第一名,甚至可以比进士及第。
而,开封府府学的生源,自来泰半都是在京朝官以上的直系后代以及待制、宰执们的亲朋好友。
现在,在赵煦的指示下,蔡京要卖靖安坊的房子,居然把这些人视若珍宝的开封府府学名额拿出来当噱头。
这些人能不气吗?
赵煦知道,一定有很多士大夫,会因为这个事情恶心的睡不着觉。
因为赵煦指使蔡京办的这个事情,在这些人眼中,大抵就相当于,在现代的年轻人,忽然发现他花了无数精力,才终于约到的妹子,出现在了国产区……
脏了啊!
自然,非议随之而来。
御史台那边肯定要炸锅的。
无论新党、旧党,都可能在这个事情上同仇敌忾。
但赵煦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雍案,就是他的抓手!
于是,赵煦开始了絮絮叨叨。
“我既没有加征赋税……也没有加征商税……”
“靖安坊民居每间房子我都是命开封府,以市价从百姓手中购来,也就是那几个罪官的祖宅,是按律抄没而来的……”
“就连禁军拆、建,也都是按照市价,给了赏钱。”
“靖安坊中,一砖一瓦,我都是命人以市价,和商贾采买。”
“我就是想着,让开封府,卖些房子,筹集给太母、母后将来游乐、颐养天年的园子的钱帛……“
“我有什么错?”
“现在,外面的人,居然都在说,我是在与民争利……”
“更有甚者,竟说什么我身边有小人、奸臣……”
“我若要与民争利,为何要罢废市易法?为何要扑买堤岸司?又为何要废除汴京的入城税?”
“还我身边有小人?奸臣?”
“我想给太母、母后修个园子,就是有小人、奸臣在蛊惑了……”
……
赵煦在东閤,当着很多人和刘惟简说的这些话,自然从来没有想过保密。
在一些聪明人眼里——这其实是赵煦在鼓励泄密。
所以很快,福宁殿东閤里发生的事情,就传到了庆寿宫中。
两宫听完,就都陷入了沉默。
尤其是太皇太后,她本来心里面就有愧——当初,她在孙子面前说的有多好听,后来的事情就有多打脸。
可她也没有办法!
韩绛、吕公著都来求情了。
不止如此,很多和高家关系密切的人家,也都托关系入宫和她说情。
而且,随着两个宰相相继打出王安石牌,她心中确实害怕,害怕王安石趁机回朝。
加上她也不想在圣节前,闹出什么大丑闻。
那个案子,才不得不虎头蛇尾的匆匆结案。
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
私底下,两个宰相都保证过,所有涉案人员,一个都跑不掉!
一定会严惩!
他们只请求不要公开处理。
所以,孙升是先外放,再贬官的。
刘奉世也是如此。
段继隆父子亦然。
那个叫李雍的商贾,也自然会在随后被按一个罪名,然后抄没家产,刺配沙门岛。
但,她心中一直担心。
担心孙子与她有了生分。
如今,听完福宁殿的事情,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孙子,心里面还是有她这个太母的。
看看!
还记得当初承诺要给她修一个漂亮的园子,让她将来游玩。
一片孝心,赤诚无比啊!
这外面的大臣,怎么想的?
连官家给太母、母后的孝心工程也要干预?
于是,在沉默了片刻后,太皇太后打破沉默:“太后,这个事情该当如何?”
“不如请宰执们都入宫议一议?”向太后提议。
“可!”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0/338/592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