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大名府 第一章(上)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冬十月,汴梁崇政殿
自从九月下了五个月以来的第一场雨,蔡平安渡过了相位的危机以来.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君臣和乐融融,几乎不生半点波澜。照着徽宗赵佶的性子,熬过了这么一段艰苦的时光,好应该大肆庆祝一番,于是下诏按周礼建造明堂,来为自己脸上贴金,以示当今天子圣明贤德,上承三代之盛。
这明堂工程浩大,非等闲可办国家又刚刚经过一场大旱灾,虽然因为赈济得力,没有酿成大的灾祸,却己然大伤元气。在这个节骨眼上建造浩大的工程,无疑是一件极其不明智事。
吵到这个份上,蔡已经不耐烦了,他要积聚力量,一举消灭反对派的声音,将明堂的建造案底定。——蔡心里很清楚,如此浩大的工程。谁要是掌握在手中,以后几年都将在朝野发挥巨大的想象力,如果这权力被政敌或者潜在的政敌拿到了手,足以动摇蔡集团目前在宋廷中压倒性的优势。
要说蔡京有什么王牌,无非是两个,在这场争议中,有一派势力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而这一派恰恰是对皇帝赵佶影响力最大的一派——以童贯、高俅和郑居中为首的宠臣派,这其中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年纪轻轻,影响力却与日俱增的高衙内高强。
待漏院前。蔡京穿着朝服,一面等待上朝,一面回身向身后的梁士杰低声道:“士杰,那高家父子的奏章,昨日可递上去了?”
梁士杰掌中书省,台谏官之外的臣僚奏章都须经他的手才能到达圣躬面前,高俅父子的奏章同日呈进,乃是他亲手所批。自然不会错了。他一面点头,一面却低低回道:“高家两父子不需担心,都是与咱们一个声调的,只是昨夜晚间。听说童贯和郑居中的奏章也递了进去,余外东南应奉局也上了个奏章。”
童贯、郑居中,还有应奉局,这几个来路都可以直接向宫中奏事,不需经过尚书台和中书省。梁士杰自然无从知晓其中玄机。
正议论间,景阳钟响处,官家赵佶已然升殿议政,百官在一名内侍的引导下,以蔡京为首以此而进,山呼舞蹈已毕,各归两厢。
为了明堂的事吵了半个多月,对阵双方都是个中老手。估摸着官家的耐性大概也到了头,该是决胜负的时候了,今日朝议一开始就是剑拔弩张的态势,两边各有两名官员同时出班奏本:“臣有本......”“呈启奏……”“臣窃谓......”
哪知赵佶今日也是有备而来,把手一挥。将几个臣僚的发言都堵了回去,那手中持着几本奏折,向下面百官微笑道:“昨夜朕得了这几封奏折,都是议明堂之事的,朕以为议的甚好,中肯,切实,烦请政事堂与御史台的众卿也议一议,倘若没什么漏洞,便照此施行也好。”
蔡京等百官一听,皇帝居然已经差不多有了定议,这还了得?有宋一代,臣子的权利有时比皇帝还要大,关键就在于皇帝的意志还没有达到明清时那种“金口一开,有去无回”的地步,纵然皇帝要办一件事,也得和臣子们议定了才能发付施行。
建造明堂这么大的事,蔡京等自然不能轻慢,于是从内侍手中接过那几封奏折一一观瞧。蔡京看了片刻,心头一块石头已然落了地,无论是高家父子还是童贯、郑居中,都异口同声的赞成建造明堂,至于理由也大同小异,口径基本上是与蔡京保持一致。
抬头看时,那边张商英等的脸色都相当难看,眼看这边蔡京若是代表政事堂一发言,此事就成定局,张商英把握这最后的机会,疾步出班奏道:“还请陛下三思!今年岁收不登,府库不振,若要兴造明堂,诚为力所难及,势必要由陛下内库支吾,所费不菲,恐伤了元气。”这是他冥思苦想出来的杀手锏,说白了两个字:没钱!要造,你陛下自己掏钱造,看你花起钱来心疼不?
满以为赵佶至少要犹豫一下,哪知赵佶脸上笑得更加欢了,起手处又捻起一本奏章来:“台丞公忠体国,朕心甚慰,只是一味俭省,并非理财之道。今有东南应奉局上奏,提出造作明堂之预算,令朕耳目一新,其中颇多奇思妙想,若以此行之,非但不靡费国用,尚且有利社稷。众卿可看一看。”说着叫内侍将几个副本发给百官。
这一招却大出蔡京意料之外,首先“预算”这个提法就是闻所未闻,仗着蔡元长国学底子深厚,望文生义,大概是事先算筹的意思。等到打开一看,头一行大字就是:明堂建造计划书与预算书。
一看到这么古怪的标题,蔡京便料到了个八分:此事定是出自高强之手,好小子,在这等着呢?:他年届六旬,精力依然渐衰,才看了个开头,那边梁士杰依然看了大半,忽然抬起头来,神情竟有些激动,急急对蔡京道:“共相,这奏本真是绝妙!士杰自问遍阅古今典籍,却从来不曾想到,建造此类重大工程,居然还能有利社稷!”
自从九月下了五个月以来的第一场雨,蔡平安渡过了相位的危机以来.朝野上下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君臣和乐融融,几乎不生半点波澜。照着徽宗赵佶的性子,熬过了这么一段艰苦的时光,好应该大肆庆祝一番,于是下诏按周礼建造明堂,来为自己脸上贴金,以示当今天子圣明贤德,上承三代之盛。
这明堂工程浩大,非等闲可办国家又刚刚经过一场大旱灾,虽然因为赈济得力,没有酿成大的灾祸,却己然大伤元气。在这个节骨眼上建造浩大的工程,无疑是一件极其不明智事。
吵到这个份上,蔡已经不耐烦了,他要积聚力量,一举消灭反对派的声音,将明堂的建造案底定。——蔡心里很清楚,如此浩大的工程。谁要是掌握在手中,以后几年都将在朝野发挥巨大的想象力,如果这权力被政敌或者潜在的政敌拿到了手,足以动摇蔡集团目前在宋廷中压倒性的优势。
要说蔡京有什么王牌,无非是两个,在这场争议中,有一派势力始终没有明确表态,而这一派恰恰是对皇帝赵佶影响力最大的一派——以童贯、高俅和郑居中为首的宠臣派,这其中或许还要加上一个年纪轻轻,影响力却与日俱增的高衙内高强。
待漏院前。蔡京穿着朝服,一面等待上朝,一面回身向身后的梁士杰低声道:“士杰,那高家父子的奏章,昨日可递上去了?”
梁士杰掌中书省,台谏官之外的臣僚奏章都须经他的手才能到达圣躬面前,高俅父子的奏章同日呈进,乃是他亲手所批。自然不会错了。他一面点头,一面却低低回道:“高家两父子不需担心,都是与咱们一个声调的,只是昨夜晚间。听说童贯和郑居中的奏章也递了进去,余外东南应奉局也上了个奏章。”
童贯、郑居中,还有应奉局,这几个来路都可以直接向宫中奏事,不需经过尚书台和中书省。梁士杰自然无从知晓其中玄机。
正议论间,景阳钟响处,官家赵佶已然升殿议政,百官在一名内侍的引导下,以蔡京为首以此而进,山呼舞蹈已毕,各归两厢。
为了明堂的事吵了半个多月,对阵双方都是个中老手。估摸着官家的耐性大概也到了头,该是决胜负的时候了,今日朝议一开始就是剑拔弩张的态势,两边各有两名官员同时出班奏本:“臣有本......”“呈启奏……”“臣窃谓......”
哪知赵佶今日也是有备而来,把手一挥。将几个臣僚的发言都堵了回去,那手中持着几本奏折,向下面百官微笑道:“昨夜朕得了这几封奏折,都是议明堂之事的,朕以为议的甚好,中肯,切实,烦请政事堂与御史台的众卿也议一议,倘若没什么漏洞,便照此施行也好。”
蔡京等百官一听,皇帝居然已经差不多有了定议,这还了得?有宋一代,臣子的权利有时比皇帝还要大,关键就在于皇帝的意志还没有达到明清时那种“金口一开,有去无回”的地步,纵然皇帝要办一件事,也得和臣子们议定了才能发付施行。
建造明堂这么大的事,蔡京等自然不能轻慢,于是从内侍手中接过那几封奏折一一观瞧。蔡京看了片刻,心头一块石头已然落了地,无论是高家父子还是童贯、郑居中,都异口同声的赞成建造明堂,至于理由也大同小异,口径基本上是与蔡京保持一致。
抬头看时,那边张商英等的脸色都相当难看,眼看这边蔡京若是代表政事堂一发言,此事就成定局,张商英把握这最后的机会,疾步出班奏道:“还请陛下三思!今年岁收不登,府库不振,若要兴造明堂,诚为力所难及,势必要由陛下内库支吾,所费不菲,恐伤了元气。”这是他冥思苦想出来的杀手锏,说白了两个字:没钱!要造,你陛下自己掏钱造,看你花起钱来心疼不?
满以为赵佶至少要犹豫一下,哪知赵佶脸上笑得更加欢了,起手处又捻起一本奏章来:“台丞公忠体国,朕心甚慰,只是一味俭省,并非理财之道。今有东南应奉局上奏,提出造作明堂之预算,令朕耳目一新,其中颇多奇思妙想,若以此行之,非但不靡费国用,尚且有利社稷。众卿可看一看。”说着叫内侍将几个副本发给百官。
这一招却大出蔡京意料之外,首先“预算”这个提法就是闻所未闻,仗着蔡元长国学底子深厚,望文生义,大概是事先算筹的意思。等到打开一看,头一行大字就是:明堂建造计划书与预算书。
一看到这么古怪的标题,蔡京便料到了个八分:此事定是出自高强之手,好小子,在这等着呢?:他年届六旬,精力依然渐衰,才看了个开头,那边梁士杰依然看了大半,忽然抬起头来,神情竟有些激动,急急对蔡京道:“共相,这奏本真是绝妙!士杰自问遍阅古今典籍,却从来不曾想到,建造此类重大工程,居然还能有利社稷!”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0/402/6875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