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三大野战军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罗志学在任命了第七师师长以及第八师师长后,又紧接着任命了副师长以及旅长等人员,算是把目前楚军里最后的两支新编的主力师的高层将领给敲定了下来。
这还不算,为了更好的统筹后续的东进战事,罗志学根据东进战役里的实际情况,提前设立了两个军级机构。
不过并没有和以往一样,采用东南西北作为称呼,并且新设立的军也不是专门负责某个方向的战事,而是属于野战军编制,称呼上也直接采取数字番号,称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
这主要是大楚帝国,以方向命名的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级编制,而是属于某个方向的战略指挥机构,负责的是方向而不是说固定几支部队。
如北路军,严格上来说,人家不叫北路军,而是‘北路军司令部’,其负责将领黄丁权,也不是北路军军长,而是北路军司令。
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司令,这区别可大了去。
北路军负责的是整个北线战事,其所辖部队也变动了好几次,目前有第二师、第一守备师、第三师、第三臼炮团。
如西路军,负责的是陕西、川东方向的战事,辖有暂编第一混成团、暂编第二混成团、暂编第三混成团,第五臼炮团,暂编第一独立炮兵营,第二守备师、第四守备师、第九守备师。
如南路军,负责的是楚南方向的战事,辖有第五师、暂编第四混成团,第二臼炮团、第三守备师、第六守备师、第八守备师、第十守备师。
这三个军,其司令目前都是陆军中将。
北路军司令黄丁权是陆军中将,西路军司令黄光茂,也是在六月份的时候被罗志学晋升为陆军中将。
南路军司令韩子平,也是陆军中将。
但是罗志学新设立的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第三军,这三个军却是纯粹的野战部队。
第一军,辖第一师、第六师,第一骑兵旅,第一臼炮团。
第二军,辖第四师、第八师,第四臼炮团。
第三军,辖第七师,近卫师,第六臼炮团。
上述三个军,都是属于非常纯粹的野战部队,并且还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队所组成的部队。
其中的第一军,目前部署在九江一线,也是后续进攻九江乃至整个赣北的主力部队,首任军长由第一师师长李成通升任,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第二军,部署在黄州府,汉阳一线,后续负责的是江北战事,其首任军长由第四师师长董明杰升任,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第三军,驻防武昌,坐镇京畿的同时,也是作为总战略预备队使用,其军长由近卫师师长李东绍升任,同样晋升为陆军中将,同时李东绍相对比另外两个军长以及其他三个司令,还多了一个头衔,那就是京畿卫戍司令。
整编了这三个野战军外,武昌、江北一线的预定参战的两个守备师,则是名义上继续由参谋部直辖,但是实际上第五守备师会加入到第二军麾下作战,第七守备师会加入到第一军麾下作战。
随着三个野战军的设立,也让大楚帝国陆军再一次多出来了三个陆军中将,再加上之前的三个司令,也就有了六个野战部队方面的中将。
为了体现中枢军事各部的权威,罗志学在晋升这几个人为中将的时候,也同步晋升了陆军四大部部长为陆军中将衔,也提升了海军部部长为海军少将衔,骑兵总监和炮兵总监依旧为陆军少将衔。
这一次的军衔全面提升,是因为楚南战事的大获全胜,罗志学封赏功臣的重要举措。
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罗志学设立三个野战军,晋升了三个野战军长的同时,也腾出来了三个主力师的师长的位置。
再加上之前第七师和第八师的师长任命。
也就是说六月份之后,短时间内罗志学就调整了至少十多个少将级别以上将领的任职,有晋升的,有平调的,当然也少不了明升暗降的。
晋升和平调的不说,其中的明升暗降就是比较特殊一些了。
在大楚帝国征战扩张的过程里,总会有一些人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他们因为能力,又或者因为忠诚,又或者因为其他什么事情最终没能跟上楚军发展的步伐。
对这些人,罗志学是本着可以给你荣华富贵,但是军权,尤其是实际带兵打仗的权力就别指望了。
这些人里,有相当多一批都是伏牛山时期里的中高级将领,比如核心主力师第一师下属的第二旅旅长许河。
这人资历非常深,还在孙立成时代,人家老农民许河就是一军之长,紧接着整编后为哨官。
在当时,也是一度能够和罗志学平起平坐的人。
后来虽然慢慢落寞了,但是凭借着资历深,再加上一直都是支持罗志学上位,所以他也混到了一个主力步兵旅旅长的位置,挂着准将衔。
但是,说实话,以许河的能力,让许河带着这个主力旅,是对这个主力旅的浪费甚至是不负责任,更别说让许河升一级当什么师长了。
连守备师的师长,罗志学都没打算让他当……
趁着这一次大调动,罗志学调许河为军械部副部长,军械晋升为陆军少将,算是把许河彻底调离了前线。
不仅仅是许河,第三旅旅长林冬生也是被调到了后勤部,同样担任副部长,晋升为陆军少将。
这一次,罗志学光是四大部的副部长都一口气任命了六个之多,全都是跟不上发展,不适合带兵,也不适合做事的老资格将领。
给他们一个副部长的闲职,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也算对得住他们的老资格了。
还有一批同样能力跟不上,但是资历浅一些的将领,罗志学基本都直接让他们退役,然后转道地方上去当巡警去了。
如此也导致了,四大部里的副部长人数多了起来,以前是单纯的一个部长,一个副部长,但是现在,每个部的副部长最少都有三个人以上……
为了对这些副部长们进行区分,罗志学还特地搞出来了常务副部长,作战副部长这种比较特殊的头衔。
以参谋部为例子,参谋部作战副部长,负责作战事务。
参务部常务副部长,负责参谋部内的日常事务。
参谋部副部长,也就是普通副部长,则是看工作安排,有工作安排的还算有点权力,但是没有安排什么好工作的话,纯粹就是闲职了。
后勤部、军政部、军械部也是如此,有常务副部长,有普通副部长之分。
这是为了避免通过明升暗降了一大堆养老的老资格将领们,进而影响了四大部本身的工作。
这种明升暗降,很多人都是能看出来,也有些也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
如今的大楚帝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草台班子了,现在的各项制度日渐成熟,同时罗志学的权威也是一天比一天重。
哪怕是许河这样的老资格将领想要站出来说一声反对,那也得面临着被一撸到底的下场。
不过罗志学也没有亏待他们,实际权力不会给,但是其他方面的补充也会有。
比如许河,他可是侯爵呢,这一次为了补充他,罗志学特许许河的爵位可以原爵承袭三代后减等世袭之男爵后世袭罔替。
减等罔替,这在大楚帝国里可是非常少的功臣待遇,只有资格非常老,战功也不小的将领才能够获得。
至于说那几个都当了中将,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将领们,他们其实现在还没这待遇呢……
怎么说呢,老将领们退下来了,那么就在荣华富贵上给予补偿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既然这些老将领们从一线退下来了,那么后续的立功也就和他们没啥关系了,这功劳自然也就到头了。
现在给的爵位,基本上就是盖棺定论了,后续不太可能再升的了。
而那些爬上来的新生代将领们,既然掌控了实权,那么这荣华富贵上自然也就要等一等。
毕竟他们大权在握,现在就给个公爵再来个减等罔替,后头还怎么升啊?难不成要封王啊?
大楚帝国爵位制度里,可是明确规定,非宗室不得封王!
尽管罗志学现在连个儿子都没有,但是这并不影响大楚帝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宗室爵位制度。
外姓功臣,公爵是到顶了。
而宗室爵位的话,和功臣爵位不一样,自有一套独立的宗室爵位制度。
其中最大的原则就是依旧采取减等承袭的方式,并且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规则,甚至连减等世袭都没有。
皇子封亲王。
亲王世子封郡王,其余诸子封国公。
郡王世子封国公,其余诸子封郡公。
国公世子封郡公,其余诸子封县公。
郡公世子封县公,其余诸子削爵为民。
县公之子削爵为民。
同时严禁世袭,哪怕是减等承袭也不准。
也不准原爵承袭若干代。
罗志学把这一条直接写到了宗室爵位条例里,并加了一个句此乃祖宗条例,不得擅改。
这都爵位传了五代了,也足够普通皇子的子孙后代享受融化富贵了,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以皇室的生育能力,恐怕一两百年后就得养数以十万计的米虫了。
在宗室爵位也好,功臣爵位也好,罗志学还是比较克制的,他既要保持爵位的尊贵和稀缺,同时又要避免尾大不掉,弄出一堆蛀虫出来。
同时还对外戚爵位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明确规定,外戚封爵最高只能封到子爵,且无法减等承袭,更别说减等罔替了。
嗯,也就是一次性的终生爵位。
这还不算,为了更好的统筹后续的东进战事,罗志学根据东进战役里的实际情况,提前设立了两个军级机构。
不过并没有和以往一样,采用东南西北作为称呼,并且新设立的军也不是专门负责某个方向的战事,而是属于野战军编制,称呼上也直接采取数字番号,称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
这主要是大楚帝国,以方向命名的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级编制,而是属于某个方向的战略指挥机构,负责的是方向而不是说固定几支部队。
如北路军,严格上来说,人家不叫北路军,而是‘北路军司令部’,其负责将领黄丁权,也不是北路军军长,而是北路军司令。
一个是军长,一个是司令,这区别可大了去。
北路军负责的是整个北线战事,其所辖部队也变动了好几次,目前有第二师、第一守备师、第三师、第三臼炮团。
如西路军,负责的是陕西、川东方向的战事,辖有暂编第一混成团、暂编第二混成团、暂编第三混成团,第五臼炮团,暂编第一独立炮兵营,第二守备师、第四守备师、第九守备师。
如南路军,负责的是楚南方向的战事,辖有第五师、暂编第四混成团,第二臼炮团、第三守备师、第六守备师、第八守备师、第十守备师。
这三个军,其司令目前都是陆军中将。
北路军司令黄丁权是陆军中将,西路军司令黄光茂,也是在六月份的时候被罗志学晋升为陆军中将。
南路军司令韩子平,也是陆军中将。
但是罗志学新设立的第一军和第二军以及第三军,这三个军却是纯粹的野战部队。
第一军,辖第一师、第六师,第一骑兵旅,第一臼炮团。
第二军,辖第四师、第八师,第四臼炮团。
第三军,辖第七师,近卫师,第六臼炮团。
上述三个军,都是属于非常纯粹的野战部队,并且还是清一色的主力部队所组成的部队。
其中的第一军,目前部署在九江一线,也是后续进攻九江乃至整个赣北的主力部队,首任军长由第一师师长李成通升任,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第二军,部署在黄州府,汉阳一线,后续负责的是江北战事,其首任军长由第四师师长董明杰升任,并晋升为陆军中将。
第三军,驻防武昌,坐镇京畿的同时,也是作为总战略预备队使用,其军长由近卫师师长李东绍升任,同样晋升为陆军中将,同时李东绍相对比另外两个军长以及其他三个司令,还多了一个头衔,那就是京畿卫戍司令。
整编了这三个野战军外,武昌、江北一线的预定参战的两个守备师,则是名义上继续由参谋部直辖,但是实际上第五守备师会加入到第二军麾下作战,第七守备师会加入到第一军麾下作战。
随着三个野战军的设立,也让大楚帝国陆军再一次多出来了三个陆军中将,再加上之前的三个司令,也就有了六个野战部队方面的中将。
为了体现中枢军事各部的权威,罗志学在晋升这几个人为中将的时候,也同步晋升了陆军四大部部长为陆军中将衔,也提升了海军部部长为海军少将衔,骑兵总监和炮兵总监依旧为陆军少将衔。
这一次的军衔全面提升,是因为楚南战事的大获全胜,罗志学封赏功臣的重要举措。
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罗志学设立三个野战军,晋升了三个野战军长的同时,也腾出来了三个主力师的师长的位置。
再加上之前第七师和第八师的师长任命。
也就是说六月份之后,短时间内罗志学就调整了至少十多个少将级别以上将领的任职,有晋升的,有平调的,当然也少不了明升暗降的。
晋升和平调的不说,其中的明升暗降就是比较特殊一些了。
在大楚帝国征战扩张的过程里,总会有一些人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他们因为能力,又或者因为忠诚,又或者因为其他什么事情最终没能跟上楚军发展的步伐。
对这些人,罗志学是本着可以给你荣华富贵,但是军权,尤其是实际带兵打仗的权力就别指望了。
这些人里,有相当多一批都是伏牛山时期里的中高级将领,比如核心主力师第一师下属的第二旅旅长许河。
这人资历非常深,还在孙立成时代,人家老农民许河就是一军之长,紧接着整编后为哨官。
在当时,也是一度能够和罗志学平起平坐的人。
后来虽然慢慢落寞了,但是凭借着资历深,再加上一直都是支持罗志学上位,所以他也混到了一个主力步兵旅旅长的位置,挂着准将衔。
但是,说实话,以许河的能力,让许河带着这个主力旅,是对这个主力旅的浪费甚至是不负责任,更别说让许河升一级当什么师长了。
连守备师的师长,罗志学都没打算让他当……
趁着这一次大调动,罗志学调许河为军械部副部长,军械晋升为陆军少将,算是把许河彻底调离了前线。
不仅仅是许河,第三旅旅长林冬生也是被调到了后勤部,同样担任副部长,晋升为陆军少将。
这一次,罗志学光是四大部的副部长都一口气任命了六个之多,全都是跟不上发展,不适合带兵,也不适合做事的老资格将领。
给他们一个副部长的闲职,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也算对得住他们的老资格了。
还有一批同样能力跟不上,但是资历浅一些的将领,罗志学基本都直接让他们退役,然后转道地方上去当巡警去了。
如此也导致了,四大部里的副部长人数多了起来,以前是单纯的一个部长,一个副部长,但是现在,每个部的副部长最少都有三个人以上……
为了对这些副部长们进行区分,罗志学还特地搞出来了常务副部长,作战副部长这种比较特殊的头衔。
以参谋部为例子,参谋部作战副部长,负责作战事务。
参务部常务副部长,负责参谋部内的日常事务。
参谋部副部长,也就是普通副部长,则是看工作安排,有工作安排的还算有点权力,但是没有安排什么好工作的话,纯粹就是闲职了。
后勤部、军政部、军械部也是如此,有常务副部长,有普通副部长之分。
这是为了避免通过明升暗降了一大堆养老的老资格将领们,进而影响了四大部本身的工作。
这种明升暗降,很多人都是能看出来,也有些也不愿意,但是也没办法。
如今的大楚帝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草台班子了,现在的各项制度日渐成熟,同时罗志学的权威也是一天比一天重。
哪怕是许河这样的老资格将领想要站出来说一声反对,那也得面临着被一撸到底的下场。
不过罗志学也没有亏待他们,实际权力不会给,但是其他方面的补充也会有。
比如许河,他可是侯爵呢,这一次为了补充他,罗志学特许许河的爵位可以原爵承袭三代后减等世袭之男爵后世袭罔替。
减等罔替,这在大楚帝国里可是非常少的功臣待遇,只有资格非常老,战功也不小的将领才能够获得。
至于说那几个都当了中将,一个个位高权重的将领们,他们其实现在还没这待遇呢……
怎么说呢,老将领们退下来了,那么就在荣华富贵上给予补偿
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既然这些老将领们从一线退下来了,那么后续的立功也就和他们没啥关系了,这功劳自然也就到头了。
现在给的爵位,基本上就是盖棺定论了,后续不太可能再升的了。
而那些爬上来的新生代将领们,既然掌控了实权,那么这荣华富贵上自然也就要等一等。
毕竟他们大权在握,现在就给个公爵再来个减等罔替,后头还怎么升啊?难不成要封王啊?
大楚帝国爵位制度里,可是明确规定,非宗室不得封王!
尽管罗志学现在连个儿子都没有,但是这并不影响大楚帝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宗室爵位制度。
外姓功臣,公爵是到顶了。
而宗室爵位的话,和功臣爵位不一样,自有一套独立的宗室爵位制度。
其中最大的原则就是依旧采取减等承袭的方式,并且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规则,甚至连减等世袭都没有。
皇子封亲王。
亲王世子封郡王,其余诸子封国公。
郡王世子封国公,其余诸子封郡公。
国公世子封郡公,其余诸子封县公。
郡公世子封县公,其余诸子削爵为民。
县公之子削爵为民。
同时严禁世袭,哪怕是减等承袭也不准。
也不准原爵承袭若干代。
罗志学把这一条直接写到了宗室爵位条例里,并加了一个句此乃祖宗条例,不得擅改。
这都爵位传了五代了,也足够普通皇子的子孙后代享受融化富贵了,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以皇室的生育能力,恐怕一两百年后就得养数以十万计的米虫了。
在宗室爵位也好,功臣爵位也好,罗志学还是比较克制的,他既要保持爵位的尊贵和稀缺,同时又要避免尾大不掉,弄出一堆蛀虫出来。
同时还对外戚爵位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明确规定,外戚封爵最高只能封到子爵,且无法减等承袭,更别说减等罔替了。
嗯,也就是一次性的终生爵位。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0/575/7376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