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制定标准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承顺四十五年,这一年对于大楚帝国的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工作和生活都不会发生什么重大的影响。
哪怕是去年就已经展开的石油开发和提炼,少量的煤油上市,宣告大楚帝国正式进入石油时代后,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依旧是没什么感受的。
甚至绝大部分的人连煤油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因为目前的两大石油公司所开采、运输以及提炼煤油的产能还非常有限,产出的煤油以及润滑油等石油产品是非常稀少的,只在极少数城市里出售而已,大部分连煤油灯都还没见过呢。
同样的,今年掀起的电气技术突破,展开电气化发展建设,这对于帝国官方以及企业界而言震动很大,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感觉,顶多就是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而已。
但是你要说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电气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前期的电气化设备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注定只会在工业领域以及特殊领域如科研,军事上使用,纯民用的话还需要相当长的普及时间。
比如电气化民用的最大场景就是照明……然而电力照明需要靠谱,价格低廉的灯泡,然而以大楚帝国目前的基础工业技术而言,依旧难以制造出来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同时生产成本还低的灯泡。
光是一个把灯泡抽成真空,再往真空环境的灯泡里填充惰性气体这一工艺技术,就难倒了无数科研学者。
真空技术,兴许对于后世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在工业进度上而言还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时期的大楚帝国而言,真的挺难的。
这也导致了灯泡虽然有了,也能用,但是制造成本却是极为高昂,使用寿命很短暂,整体的使用成本超级高昂。
谁在这个时候要是用电力灯泡充当照明,那纯粹是比败家子还要败家子……哪怕是一向来以财大气粗,不在乎些许小钱的,建造战舰动不动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海军而言,都表示这玩意太贵,只能勉强给少数主力舰弄几个探照灯,至于舰艇内部照明还是再等等吧……
连灯泡这种基础电力应用设备都无法大规模普及使用,那么民间里的日常生活里就基本上无法看到电力应用的存在痕迹了。
但是普通人感受不到电力时代的到来,这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电气化的主要应用从来都不是民用,尽管灯泡等一系列家用电器的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
但是电气化之所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并不是因为让人们使用上各种家用电器,用上灯泡照明……而是电气设备让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并且电力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各项技术,尤其是加工技术的进步,又导致了生产力的大幅度增加。
第一次工业革命里,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电力设备、内燃机设备补充乃至取代了蒸汽机动力,同时电力设备的一些工业应用,再一次让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生产力的提升才是核心要素,其他的都是附带的……或者说是生产力提升之后带来的产物。
这两者的关系不能搞乱了!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生产力提升后的各种产物。
而目前,大楚帝国就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期。
蒸汽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依旧支撑着大楚帝国的整个工业体系以及社会运转。
同时电力设备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应用,如电报,并陆续展开更多的应用,同时内燃机上,尽管罗志学并没有在最高层面上进行强力的推动指导,但是随着工业发展的惯性,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自我研发和技术推进,实际上当代的大楚帝国已经摸到内燃机发展的门槛。
如今沦落到只能通过专利授权,出售蒸汽机拖拉机底盘生存的辽东河口机械公司,他们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程度?
就是因为三十年代开始持续多年投资巨资研发煤气机……然后很悲催的失败了。
尽管他们已经搞出来了可以实用化的煤气机,但是却是没能解决煤气机的安全性问题,最终导致损失惨重,空有一大堆内燃机的专利技术,却是在破产边缘徘徊。
而类似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在内燃机领域里发起冲击并研究的企业还有其他不少……而且也很巧,前期研发内燃机的企业,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农机企业。
如辽东河口机械公司,河唐山机械公司,辽河机械公司,这三家公司,是在三十年代里最为辉煌的农业设备生产企业,三家的产品几乎占据了整个农机市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市场。
这三家企业也是彼此关注,当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开始搞煤气机的时候,其他的两家农机公司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内燃机领域里。
至于为什么研发内燃机的主力是这三家农机巨头……那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是使用蒸汽机动力的各种移动式农机设备,比如各种拖拉机。
因为移动设备的需求,他们想要获得一种比蒸汽机更小,更轻,效率更高的动力设备,而当时的科研理论里,已经提出来了内燃机的设想,并获得了实验室的成功。
所以这三大农机设备企业,不约而同的朝着内燃机领域发起冲击……其中的辽东河口机械公司投入力度最大,获得的突破也最大……结果主要搞的煤气机技术迟迟无法投入商业应用,最终拖垮了整个企业。
其他两家企业的投入力度小一些,虽然取得的成果不大,但是也没被拖累到负债累累临近破产,反而是保持着稳定的企业运营,每年依旧还能挤出资金投入到内燃机的研发当中……
总体来说,大楚帝国的内燃机依旧还处于一种前沿技术研究状态,距离实用化还有着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把内燃机拿出来实用化,那就要看投入力度以及运气了。
科研这东西,人力物力和运气都一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电气化,内燃机这两大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的重大标志,大楚帝国的不少官方研究机构以及企业都在搞,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全面的应用还需要时间。
所以当代楚国人的日常生活里所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依旧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里的诸多成果。
工厂还是大规模的使用蒸汽机动力,甚至小部分落后地区的老旧工厂都还在使用水动力设备呢……
电力设备动力的应用,还需要那些电气化企业的技术攻关。
尽管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已经把搞出来的新式发电机以及电动机的全套技术资料都授权了出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企业拿到这些技术资料后就能够直接生产了。
人家皇家理工学院搞出来的东西,是纯粹的实验室产物……弄出来的样机可不考虑什么成本,都是用最精密的设备乃至人工搞出来的。
同时由于只是演示用的样机,其功率也比较小,很难满足大部分工厂的需求。
此外电力设备这玩意,它不仅仅只有一个发电机以及一个电动机而已,还需要一整套的控制设备。
比如要控制电动机功率的时候,你如果是直接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啊……那样多麻烦啊。
电力的大规模应用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搞定发电机和电动机就行的。
如今,三大官办的电气公司乃至民间的李氏电气等新兴电气企业,他们拿着皇家理工学院授权的技术资料,正在努力研发,进行众多的技术攻关,争取尽早的完善各种细节。
但是这个时候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各大企业自己单独搞的话,那么很容易搞出来多套不同的电力设备标准,这对于帝国的整体电气化推动是不好的。
所以根据这一情况,工商部联合的工业部以及各电气企业,还有技术源头的皇家理工学院电磁研究所,大家一起坐下来敲定了一套电气设备的应用标准。
然后各大厂家根据这些标准去研发、设计新产品,最后推向市场……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各大企业不用什么都自己搞,非要搞出来一整套完善的电气应用设备后才能推向市场,而是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攻关某一项设备。
比如松江电气在发电机领域里积累了不小的技术优势,他们搞新式发电机就很有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就略差一些。
现在已经不是三四十年前,整体技术比较简单,随便一家综合公司都能自己搞出来一整套工业设备来了,如今的大楚帝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工业领域方面已经细分的非常厉害。
按照工商部制定的工业种类分类表,光是大类就有二十多种,如煤炭采选,有色金属采选,其他采选,石油开采以及冶炼,食物加工制造,纺织业,成衣鞋帽制造,皮革,木材加工,造纸,化工制造,医药制造,橡胶制造,钢铁生产,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造船,马车制造,火车以及铁路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精密仪器制造,金属制品、机械、修理业等等……
每一种大类下细分了诸多种类。
中类下再细分小类。
目前为止,工业部弄出来的工业分类就达到了三四百多种……很夸张的。
哪怕是对比后世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分类,其实也就少了航空航天以及核电领域,还有计算机领域这几个大类而已。
所以别小看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工业能力……基本上该有的工业分类都已经有了。
在发展多年,已经非常成熟,高度细分化的工业体系里,一家企业,哪怕是李氏制铁或者江南机械公司这些企业当中的庞然大物,都不可能说大包大揽所有事都能干。
把它规模再扩大一百倍都不行……
工业分类太多,这里头需要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哪怕是不考虑什么产能问题,仅仅是维持一个完整的大楚帝国的工业体系运营,就最少需要数百万的产业工人,十万级的各种工程师技术人员。
这也是原时空哪怕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里很多所谓的工业国家,也都是缺胳膊少腿的缘故……小国寡民,哪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的各种工业种类它都弄不起……
几百个工业分类呢,他们就那么点人,能玩个啥啊!
所以,原时空里的诸多工业国家,不说工业齐全的,哪怕是弄了大部分工业种类的国家,那基本都是几千万人口保底,比如波斯。
后世的波斯人长期遭到封锁也没地买去,又不甘心躺平摆烂,所以只能什么都自己搞。
弄出来的东西差是差了一些,但是除了极少数尖端领域的,比如半导体这些,其他的该有的都有。
而支撑波斯人把大部分工业种类都搞出来的基础是什么?足够的人口!
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那么他们人均大学生,但是除开老幼外,都没有足够的人口去维持这个工业体系一样没什么卵用。
这都不提什么市场之类的了。
大楚帝国里的工业体系,也是五花八门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有,非常的繁杂,而也就意味着电气化的推广应用不是一家企业,甚至不是一两个行业能够搞定了,这需要整个帝国工业界来进行推动,制定相应的标准,然后各企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技术研发产品,确保各企业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应用在同一套电气化标准之下。
而不是说我弄出来的东西,别人不能用;别人弄出来的东西我又不能用。
以至于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并形成恶性竞争等情况。
帝国官方牵头制定的电气设备应用标准,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电气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让各大企业能够专心投入其中一个领域进行研发,并迅速向市场推出产品。
很快,技术能力雄厚的松江电气公司,就在松江机械博览会上,正式公布了他们的新式发电机产品。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具备实际使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或其他领域的大型自励磁直流发电机。
(本章完)
哪怕是去年就已经展开的石油开发和提炼,少量的煤油上市,宣告大楚帝国正式进入石油时代后,实际上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依旧是没什么感受的。
甚至绝大部分的人连煤油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因为目前的两大石油公司所开采、运输以及提炼煤油的产能还非常有限,产出的煤油以及润滑油等石油产品是非常稀少的,只在极少数城市里出售而已,大部分连煤油灯都还没见过呢。
同样的,今年掀起的电气技术突破,展开电气化发展建设,这对于帝国官方以及企业界而言震动很大,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并没有什么感觉,顶多就是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而已。
但是你要说影响到人们的实际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电气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前期的电气化设备受限于技术、成本等因素,注定只会在工业领域以及特殊领域如科研,军事上使用,纯民用的话还需要相当长的普及时间。
比如电气化民用的最大场景就是照明……然而电力照明需要靠谱,价格低廉的灯泡,然而以大楚帝国目前的基础工业技术而言,依旧难以制造出来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同时生产成本还低的灯泡。
光是一个把灯泡抽成真空,再往真空环境的灯泡里填充惰性气体这一工艺技术,就难倒了无数科研学者。
真空技术,兴许对于后世而言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在工业进度上而言还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时期的大楚帝国而言,真的挺难的。
这也导致了灯泡虽然有了,也能用,但是制造成本却是极为高昂,使用寿命很短暂,整体的使用成本超级高昂。
谁在这个时候要是用电力灯泡充当照明,那纯粹是比败家子还要败家子……哪怕是一向来以财大气粗,不在乎些许小钱的,建造战舰动不动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海军而言,都表示这玩意太贵,只能勉强给少数主力舰弄几个探照灯,至于舰艇内部照明还是再等等吧……
连灯泡这种基础电力应用设备都无法大规模普及使用,那么民间里的日常生活里就基本上无法看到电力应用的存在痕迹了。
但是普通人感受不到电力时代的到来,这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电气化的主要应用从来都不是民用,尽管灯泡等一系列家用电器的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
但是电气化之所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并不是因为让人们使用上各种家用电器,用上灯泡照明……而是电气设备让生产效率大幅度增加,并且电力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各项技术,尤其是加工技术的进步,又导致了生产力的大幅度增加。
第一次工业革命里,机械化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电力设备、内燃机设备补充乃至取代了蒸汽机动力,同时电力设备的一些工业应用,再一次让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生产力的提升才是核心要素,其他的都是附带的……或者说是生产力提升之后带来的产物。
这两者的关系不能搞乱了!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生产力提升后的各种产物。
而目前,大楚帝国就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期。
蒸汽机为核心的生产体系依旧支撑着大楚帝国的整个工业体系以及社会运转。
同时电力设备已经开始小规模的应用,如电报,并陆续展开更多的应用,同时内燃机上,尽管罗志学并没有在最高层面上进行强力的推动指导,但是随着工业发展的惯性,尤其是一些企业的自我研发和技术推进,实际上当代的大楚帝国已经摸到内燃机发展的门槛。
如今沦落到只能通过专利授权,出售蒸汽机拖拉机底盘生存的辽东河口机械公司,他们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程度?
就是因为三十年代开始持续多年投资巨资研发煤气机……然后很悲催的失败了。
尽管他们已经搞出来了可以实用化的煤气机,但是却是没能解决煤气机的安全性问题,最终导致损失惨重,空有一大堆内燃机的专利技术,却是在破产边缘徘徊。
而类似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在内燃机领域里发起冲击并研究的企业还有其他不少……而且也很巧,前期研发内燃机的企业,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农机企业。
如辽东河口机械公司,河唐山机械公司,辽河机械公司,这三家公司,是在三十年代里最为辉煌的农业设备生产企业,三家的产品几乎占据了整个农机市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市场。
这三家企业也是彼此关注,当辽东河口机械公司开始搞煤气机的时候,其他的两家农机公司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在内燃机领域里。
至于为什么研发内燃机的主力是这三家农机巨头……那是因为他们的产品都是使用蒸汽机动力的各种移动式农机设备,比如各种拖拉机。
因为移动设备的需求,他们想要获得一种比蒸汽机更小,更轻,效率更高的动力设备,而当时的科研理论里,已经提出来了内燃机的设想,并获得了实验室的成功。
所以这三大农机设备企业,不约而同的朝着内燃机领域发起冲击……其中的辽东河口机械公司投入力度最大,获得的突破也最大……结果主要搞的煤气机技术迟迟无法投入商业应用,最终拖垮了整个企业。
其他两家企业的投入力度小一些,虽然取得的成果不大,但是也没被拖累到负债累累临近破产,反而是保持着稳定的企业运营,每年依旧还能挤出资金投入到内燃机的研发当中……
总体来说,大楚帝国的内燃机依旧还处于一种前沿技术研究状态,距离实用化还有着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至于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把内燃机拿出来实用化,那就要看投入力度以及运气了。
科研这东西,人力物力和运气都一样重要,两者缺一不可。
电气化,内燃机这两大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的重大标志,大楚帝国的不少官方研究机构以及企业都在搞,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全面的应用还需要时间。
所以当代楚国人的日常生活里所能够接触到的东西,依旧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里的诸多成果。
工厂还是大规模的使用蒸汽机动力,甚至小部分落后地区的老旧工厂都还在使用水动力设备呢……
电力设备动力的应用,还需要那些电气化企业的技术攻关。
尽管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已经把搞出来的新式发电机以及电动机的全套技术资料都授权了出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企业拿到这些技术资料后就能够直接生产了。
人家皇家理工学院搞出来的东西,是纯粹的实验室产物……弄出来的样机可不考虑什么成本,都是用最精密的设备乃至人工搞出来的。
同时由于只是演示用的样机,其功率也比较小,很难满足大部分工厂的需求。
此外电力设备这玩意,它不仅仅只有一个发电机以及一个电动机而已,还需要一整套的控制设备。
比如要控制电动机功率的时候,你如果是直接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啊……那样多麻烦啊。
电力的大规模应用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搞定发电机和电动机就行的。
如今,三大官办的电气公司乃至民间的李氏电气等新兴电气企业,他们拿着皇家理工学院授权的技术资料,正在努力研发,进行众多的技术攻关,争取尽早的完善各种细节。
但是这个时候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各大企业自己单独搞的话,那么很容易搞出来多套不同的电力设备标准,这对于帝国的整体电气化推动是不好的。
所以根据这一情况,工商部联合的工业部以及各电气企业,还有技术源头的皇家理工学院电磁研究所,大家一起坐下来敲定了一套电气设备的应用标准。
然后各大厂家根据这些标准去研发、设计新产品,最后推向市场……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各大企业不用什么都自己搞,非要搞出来一整套完善的电气应用设备后才能推向市场,而是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攻关某一项设备。
比如松江电气在发电机领域里积累了不小的技术优势,他们搞新式发电机就很有优势,但是在其他方面就略差一些。
现在已经不是三四十年前,整体技术比较简单,随便一家综合公司都能自己搞出来一整套工业设备来了,如今的大楚帝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工业领域方面已经细分的非常厉害。
按照工商部制定的工业种类分类表,光是大类就有二十多种,如煤炭采选,有色金属采选,其他采选,石油开采以及冶炼,食物加工制造,纺织业,成衣鞋帽制造,皮革,木材加工,造纸,化工制造,医药制造,橡胶制造,钢铁生产,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造船,马车制造,火车以及铁路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精密仪器制造,金属制品、机械、修理业等等……
每一种大类下细分了诸多种类。
中类下再细分小类。
目前为止,工业部弄出来的工业分类就达到了三四百多种……很夸张的。
哪怕是对比后世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分类,其实也就少了航空航天以及核电领域,还有计算机领域这几个大类而已。
所以别小看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工业能力……基本上该有的工业分类都已经有了。
在发展多年,已经非常成熟,高度细分化的工业体系里,一家企业,哪怕是李氏制铁或者江南机械公司这些企业当中的庞然大物,都不可能说大包大揽所有事都能干。
把它规模再扩大一百倍都不行……
工业分类太多,这里头需要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哪怕是不考虑什么产能问题,仅仅是维持一个完整的大楚帝国的工业体系运营,就最少需要数百万的产业工人,十万级的各种工程师技术人员。
这也是原时空哪怕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里很多所谓的工业国家,也都是缺胳膊少腿的缘故……小国寡民,哪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里的各种工业种类它都弄不起……
几百个工业分类呢,他们就那么点人,能玩个啥啊!
所以,原时空里的诸多工业国家,不说工业齐全的,哪怕是弄了大部分工业种类的国家,那基本都是几千万人口保底,比如波斯。
后世的波斯人长期遭到封锁也没地买去,又不甘心躺平摆烂,所以只能什么都自己搞。
弄出来的东西差是差了一些,但是除了极少数尖端领域的,比如半导体这些,其他的该有的都有。
而支撑波斯人把大部分工业种类都搞出来的基础是什么?足够的人口!
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那么他们人均大学生,但是除开老幼外,都没有足够的人口去维持这个工业体系一样没什么卵用。
这都不提什么市场之类的了。
大楚帝国里的工业体系,也是五花八门各种乱七八糟的都有,非常的繁杂,而也就意味着电气化的推广应用不是一家企业,甚至不是一两个行业能够搞定了,这需要整个帝国工业界来进行推动,制定相应的标准,然后各企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技术研发产品,确保各企业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应用在同一套电气化标准之下。
而不是说我弄出来的东西,别人不能用;别人弄出来的东西我又不能用。
以至于出现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并形成恶性竞争等情况。
帝国官方牵头制定的电气设备应用标准,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电气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让各大企业能够专心投入其中一个领域进行研发,并迅速向市场推出产品。
很快,技术能力雄厚的松江电气公司,就在松江机械博览会上,正式公布了他们的新式发电机产品。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具备实际使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或其他领域的大型自励磁直流发电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0/575/7383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