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第一批来这里的大聪明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刚开始季东来没听明白,待对方絮絮叨叨说了帮个钟头,季东来才明白,对方说的是本地人打包习惯的问题。
往这里运输芦苇的本地人都是采用散装模式,也不打捆,丢在车上,来了以后直接丢到秤上面,有多少就算多少。
季东来不用问都知道这问题出现在哪里,而钱雪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子却不知道问题所在,季东来直捂额头。
“钱总,我想你应该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本地人没有人特地运输芦苇,而是干农活或者顺路捎回来一点,到你这里换点零花钱。如果你们和本地某个人签订协议,让他们承包了芦苇的运输和收购,然后到你们工厂这边就应该就是整车的。”
“再说,你们只要芦苇杆,不要芦苇叶!有叶子的扣点钱,没有叶子的给足够的钱,我想他们就能够给你运输来合格的原料芦苇了。”
一个造纸厂的原料芦苇竟然断顿,季东来真的感觉钱雪在开玩笑,严格意义上说谷力平在侮辱所有人的智商。
建工厂,不先把原材料的运输问题解决了,然后就稳坐钓鱼台,难道这边的钱都那么好赚么?当这里是河北?总有人到工厂问你老板要不要货?
这里是乌兹别克的最西部,努库斯!
在乌兹别克内部,这里都是距离工业化最远的一群人,能指望这帮人自觉,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个提议好,我告诉谷总……”
“拉倒,您告诉谷总可以,但是不要说是我说的,钱总!我可不想得罪谷总,不然下次你这里我不来了,开玩笑,我不从你这里领工资,你让我得罪人?”
钱雪那边拿起电话就想给谷力平电话,季东来直接摆手,钱雪那边惊讶之余哑然失笑。
只不过季东来显然还是高估了钱雪下线,隔天钱雪在教训谷力平的时候就把季东来买了。
“你们大凡有季总一丁点的见识,我们的产业早就做起来了。人家就能够想到单独培养一个供货商,你们呢?想了几年了,都是猪脑子么?”
指着谷力平一帮人,钱雪各种教训,谷力平惊讶之余,一抹阴霾从眼前划过。
当下季东来塔什干的工业园区内也开始陆续进入华人企业,和钱雪手下的这帮人几乎相同。所有人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人来到这里就是生搬硬套把国内的那一套拎过来就用。
有些人选对了地方,分分钟进入角色赚了大钱。
另外一些生搬硬套国内成功案例的人,输得那叫一个惨。
吴彦是里面最反面的教材之一,季东来建设工业园区的时候,吴彦就和于达何在这边溜达,竣工后对方就来到这边过来了。
每次见到季东来的时候,吴彦都非常的热情。
季东来和冉博返回塔什干,第一站还是工业园区,迎面正好遇到了吴彦。
“季总,正好咱们的豆腐出锅了。来尝尝,快快……”
大光头,声音非常大,大眼睛和牛一样,这是吴彦最大的特征。对方和季东来一样都是河北那边来的,人非常的热情好客。
拉着季东来就朝着自己的厂房走去,冉博想要阻止,季东来摆摆手。
对方的车间内,一个巨大的锅炉,电磨,黄豆。各种煮豆子的设备,所有设备都是国内那边最先进的。
进入车间,一股浓郁的豆腐香味传进鼻子,迎面车间门口,展柜里摆放着密封好的豆浆,豆腐脑,水豆腐,干豆腐,还有腐竹,油豆皮,一大堆豆制品。
木质方盘里面,水豆腐刚刚压制好,不得不说,这台机器做的非常成功,豆腐味道不错。
“老吴,你打算把豆腐卖到哪里啊?”
尝了一口水豆腐,热乎乎的,味道非常不错,季东来比了一个大拇指,顺嘴问道。
“那啥咱们家这边不都是清真么?他们不吃猪肉,其他蔬菜。马上冬天了嘛,咱们豆腐上市,他们没啥菜自然就吃这个来了。我在这边市场都看好了,韩国人没做呢。亚洲人在这边很多,豆腐会有人喜欢的。”
“明天开始我就挨家挨户送豆腐,让各家把咱们的味道熟悉了,到时候谁家想吃了就跟我订货。再说,实在不行我送一年也成,咱们中国人以后在这边的越来越多嘛,撇家舍业的,吃点家乡东西肯定就行……”
吴彦那边说的信心满满,季东来就差翻眼白了。
的确这东西中国人吃的多,但是中国人在真整个乌兹别克才多少人?满打满算千把人,还分部在乌兹别克各地。
塔什干能有一千人?分散在城市的各大角落,如果光是送豆腐,都订货,每天车费就不少钱。
这种工业化生产的豆腐,最好的是送给本地中餐馆,但是本地连像样的兰州拉面都么有,更别说什么中餐了。
韩餐倒是不少,但是棒棒们向来是内部循环,从来不给其他国家的人机会。
按照吴彦这台设备的产量,每天一千斤黄豆是保守数字。
本地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这个宗教非常的保守,对于新的事物或者食物都是保守态度。没见过不吃,没见过的一律不动。
吴彦这边的投资不用说也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收场,看看对方的车间布局,季东来暗道可惜。
但是看看对方那专注的样子,又不好打击,毕竟任何一个投资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犟种。对方认准了的事情,没有人会轻易的改变。
“吴总,你以前是干什么行业的?”
水豆腐一直吃到撑,吴彦是那种绝对热情的存在。
季东来不好意思白吃对方的东西,吃完了揉着肚子走出对方的园区,那边冉博躲得远远地,不然也会吃到撑。
“石灰窑,以前在俺们家乡那边做这个的不少。做了这么多年,不想再做了,这不是来这边,想找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做一下。民以食为天,我想今食品行业,石灰这玩意有周期性,还是这玩意把握。”
(本章完)
往这里运输芦苇的本地人都是采用散装模式,也不打捆,丢在车上,来了以后直接丢到秤上面,有多少就算多少。
季东来不用问都知道这问题出现在哪里,而钱雪这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子却不知道问题所在,季东来直捂额头。
“钱总,我想你应该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本地人没有人特地运输芦苇,而是干农活或者顺路捎回来一点,到你这里换点零花钱。如果你们和本地某个人签订协议,让他们承包了芦苇的运输和收购,然后到你们工厂这边就应该就是整车的。”
“再说,你们只要芦苇杆,不要芦苇叶!有叶子的扣点钱,没有叶子的给足够的钱,我想他们就能够给你运输来合格的原料芦苇了。”
一个造纸厂的原料芦苇竟然断顿,季东来真的感觉钱雪在开玩笑,严格意义上说谷力平在侮辱所有人的智商。
建工厂,不先把原材料的运输问题解决了,然后就稳坐钓鱼台,难道这边的钱都那么好赚么?当这里是河北?总有人到工厂问你老板要不要货?
这里是乌兹别克的最西部,努库斯!
在乌兹别克内部,这里都是距离工业化最远的一群人,能指望这帮人自觉,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这个提议好,我告诉谷总……”
“拉倒,您告诉谷总可以,但是不要说是我说的,钱总!我可不想得罪谷总,不然下次你这里我不来了,开玩笑,我不从你这里领工资,你让我得罪人?”
钱雪那边拿起电话就想给谷力平电话,季东来直接摆手,钱雪那边惊讶之余哑然失笑。
只不过季东来显然还是高估了钱雪下线,隔天钱雪在教训谷力平的时候就把季东来买了。
“你们大凡有季总一丁点的见识,我们的产业早就做起来了。人家就能够想到单独培养一个供货商,你们呢?想了几年了,都是猪脑子么?”
指着谷力平一帮人,钱雪各种教训,谷力平惊讶之余,一抹阴霾从眼前划过。
当下季东来塔什干的工业园区内也开始陆续进入华人企业,和钱雪手下的这帮人几乎相同。所有人的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人来到这里就是生搬硬套把国内的那一套拎过来就用。
有些人选对了地方,分分钟进入角色赚了大钱。
另外一些生搬硬套国内成功案例的人,输得那叫一个惨。
吴彦是里面最反面的教材之一,季东来建设工业园区的时候,吴彦就和于达何在这边溜达,竣工后对方就来到这边过来了。
每次见到季东来的时候,吴彦都非常的热情。
季东来和冉博返回塔什干,第一站还是工业园区,迎面正好遇到了吴彦。
“季总,正好咱们的豆腐出锅了。来尝尝,快快……”
大光头,声音非常大,大眼睛和牛一样,这是吴彦最大的特征。对方和季东来一样都是河北那边来的,人非常的热情好客。
拉着季东来就朝着自己的厂房走去,冉博想要阻止,季东来摆摆手。
对方的车间内,一个巨大的锅炉,电磨,黄豆。各种煮豆子的设备,所有设备都是国内那边最先进的。
进入车间,一股浓郁的豆腐香味传进鼻子,迎面车间门口,展柜里摆放着密封好的豆浆,豆腐脑,水豆腐,干豆腐,还有腐竹,油豆皮,一大堆豆制品。
木质方盘里面,水豆腐刚刚压制好,不得不说,这台机器做的非常成功,豆腐味道不错。
“老吴,你打算把豆腐卖到哪里啊?”
尝了一口水豆腐,热乎乎的,味道非常不错,季东来比了一个大拇指,顺嘴问道。
“那啥咱们家这边不都是清真么?他们不吃猪肉,其他蔬菜。马上冬天了嘛,咱们豆腐上市,他们没啥菜自然就吃这个来了。我在这边市场都看好了,韩国人没做呢。亚洲人在这边很多,豆腐会有人喜欢的。”
“明天开始我就挨家挨户送豆腐,让各家把咱们的味道熟悉了,到时候谁家想吃了就跟我订货。再说,实在不行我送一年也成,咱们中国人以后在这边的越来越多嘛,撇家舍业的,吃点家乡东西肯定就行……”
吴彦那边说的信心满满,季东来就差翻眼白了。
的确这东西中国人吃的多,但是中国人在真整个乌兹别克才多少人?满打满算千把人,还分部在乌兹别克各地。
塔什干能有一千人?分散在城市的各大角落,如果光是送豆腐,都订货,每天车费就不少钱。
这种工业化生产的豆腐,最好的是送给本地中餐馆,但是本地连像样的兰州拉面都么有,更别说什么中餐了。
韩餐倒是不少,但是棒棒们向来是内部循环,从来不给其他国家的人机会。
按照吴彦这台设备的产量,每天一千斤黄豆是保守数字。
本地居民普遍信仰伊斯兰,这个宗教非常的保守,对于新的事物或者食物都是保守态度。没见过不吃,没见过的一律不动。
吴彦这边的投资不用说也会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收场,看看对方的车间布局,季东来暗道可惜。
但是看看对方那专注的样子,又不好打击,毕竟任何一个投资的老板无一例外都是犟种。对方认准了的事情,没有人会轻易的改变。
“吴总,你以前是干什么行业的?”
水豆腐一直吃到撑,吴彦是那种绝对热情的存在。
季东来不好意思白吃对方的东西,吃完了揉着肚子走出对方的园区,那边冉博躲得远远地,不然也会吃到撑。
“石灰窑,以前在俺们家乡那边做这个的不少。做了这么多年,不想再做了,这不是来这边,想找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做一下。民以食为天,我想今食品行业,石灰这玩意有周期性,还是这玩意把握。”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0/940/8747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