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天气严寒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尽管金册还没下来,也没有正式册封,但是朱炫已经妥妥的,就是皇太孙了。
礼部那边的人,正在忙碌着,为朱炫准备册封的仪式。
这些对朱炫的影响不大,继续留在东宫,每天往大本堂里面走,一边等待册封,一边学习那些治国理政的知识。
学习又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情。
时间很快,又过了许久。
此时的天气,冷得更让人颤抖。
应天不是北方,更不是那些严寒的地方,严格意义上说,应天还是南方,但是冷得和辽东等地一样,让人不禁颤抖。
这个时候,应天逐渐下雪。
若是站在高处,往下方看去,俯瞰城池,不难发现,整座城银装素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南方也是如此。
朱炫看了一会外面的雪花,心里叹道:“小冰河时期,来得一年比一年明显,现在只是明初,冷得就那么快,等到明末的时候,只怕更严重。”
如果不是小冰河时期,大明也许不会灭亡得那么快。
朱炫现在做的事情,也在为小冰河时期考虑,但是以现在的各种技术,能做的好像也不多。
最主要是保证,冰天雪地里面的粮食充足。
只要百姓能吃饱,就不会内乱和造反,百姓们的诉求很简单,有饱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仅此而已。
军队能吃饱,就有足够的力气,对付那些外族。
就算朱炫现在灭了女真,但是也难以保证,数百年之后会否有一个和女真差不多的外族,实在承受不了草原上的寒冷,拼了命地南下打过山海关等等。
“殿下,又走神了。”
方孝孺轻轻地敲击桌面,给朱炫一个提醒。
今天上课的人不是孔公鉴,否则朱炫也不敢,走神走得那么明显和光明正大。
方孝孺对于朱炫,还是相对宽松。
“方先生,我知道走神了。”
朱炫叹了口气,回过神来道:“我在想,如今的雪,下得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寒冷,我们大明并非所有百姓,都有足够的条件御寒。那些条件不足的百姓,岂不是要受冷?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是否还能活下来?”
方孝孺一听,马上坐直身体,仿佛看到了,大明百姓的希望,郑重道:“殿下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此乃大明百姓之福。”
这一点,殿下绝对做得和陛下差不多。
陛下也是这般,关心百姓,特别是最底层的百姓。
他们老朱家,对百姓一直很好。
朱炫说道:“也不算忧国忧民,只是正好想到这些,百姓们过得,又确实比较苦啊!”
方孝孺说道:“现在的百姓们,比起以前好太多了!当年元蒙还在,臣的亲人,就有不少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被冷死、饿死的。如今陛下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河山,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比起以前好太多了。”
回忆起往事,方孝孺感慨良多,元蒙还在的时候,他的年纪不大,但也记得,曾经的一些事情,续道:“陛下为我们汉人百姓,打出了一片和平和安稳,天气严寒,百姓可能会被冷死的事情,相信陛下已经想好了办法解决。”
朱炫点头道:“皇爷爷他们,肯定在关注这些事情了。”
他就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没啥用,皇爷爷那么关心大明百姓,不会没有准备,相信锦衣卫早就把相关的情报,放到皇爷爷的桌面上了。
“我们继续吧!”
朱炫又说道。
看到朱炫如此好学,方孝孺又感到欣慰不已。
他也比较喜欢名声,谁不想名留千古,流芳百世?
——
时间在此时,进入到十一月下旬。
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过年了,朱炫也能得到金册,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礼部那边的人准备好了,朱元璋把册立的时间,确定在新年的第一天,让所有官员回来加班,见证自己的乖孙成为皇太孙。
新年第一天,那是新的开始,朱元璋寓意着,朱炫可以为大明,带来新的时代,迎来新的生机勃勃。
不过在这一天,朱炫没有去大本堂。
老朱带着朱炫上朝结束,再带上朱炫,去文华阁看奏章。
“陛下!”
“这是山东的奏章,这是太原的,这是来自长安的……”
现在的内阁阁老胡广,递了好几分奏章上来,叹了口气道:“这些奏章都在写,如今寒灾严重,不少百姓受灾,有一些地方还冻死人了。”
闻言,朱炫感到,小冰河时期的威力开始爆发了。
现在的寒灾,果然到了冻死人的地步,那天他和方孝孺的担忧,真的成了现实。
未来的大寒,可能越来越严重。
闻言,朱元璋的脸都黑了,沉声道:“当地官员都是废物吗?都是白吃饭的吗?天气寒冷,冻死人了,他们不知道救济百姓,安抚万民?”
胡广说道:“北方各地,其实做得很好了,我们如今粮食不缺,受灾的百姓基本没有饿死的,但是冷死的百姓似乎越来越多。御寒,和饥荒,并不一样。”
现在的大明,完全不缺粮。
就算是大旱,也有足够的存粮,供给百姓使用。
可是寒灾这些,可能引起饥荒,但引起的不多,更多时候还是冻死人,百姓们御寒能力不足,衣服不够厚。
甚至乎,有些百姓,居住的房屋,四面漏风。
寒风一吹,冷得让人颤抖,在如此条件之下,又如何能做到御寒?
大明是越来越富裕,但贫穷的百姓多了去。
“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办?”
朱元璋皱起眉头。
胡广说的,都是实情。
寒灾好像比旱灾,要难搞了很多。
“臣认为,朝廷出头,给天下百姓,发放足够的御寒衣物,再让人砍伐树木,烧成木炭,送去给百姓们取暖。”
胡广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说出来。
“皇爷爷,孙儿认为,胡大人的做法不太可行。”
朱炫说道:“咱们应天,尚且冰天雪地,可想而知北方有多可怕!大明北方,幅员辽阔,面积庞大,北方百姓的数量多不胜数,若是由我们朝廷准备木炭、御寒衣物,这个开支得多大?”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这笔开支,孙儿完全没问题,可以拿出来,但是开支解决了,原料呢?御寒衣物,并不是凭空就能变出来。”
礼部那边的人,正在忙碌着,为朱炫准备册封的仪式。
这些对朱炫的影响不大,继续留在东宫,每天往大本堂里面走,一边等待册封,一边学习那些治国理政的知识。
学习又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情。
时间很快,又过了许久。
此时的天气,冷得更让人颤抖。
应天不是北方,更不是那些严寒的地方,严格意义上说,应天还是南方,但是冷得和辽东等地一样,让人不禁颤抖。
这个时候,应天逐渐下雪。
若是站在高处,往下方看去,俯瞰城池,不难发现,整座城银装素裹。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南方也是如此。
朱炫看了一会外面的雪花,心里叹道:“小冰河时期,来得一年比一年明显,现在只是明初,冷得就那么快,等到明末的时候,只怕更严重。”
如果不是小冰河时期,大明也许不会灭亡得那么快。
朱炫现在做的事情,也在为小冰河时期考虑,但是以现在的各种技术,能做的好像也不多。
最主要是保证,冰天雪地里面的粮食充足。
只要百姓能吃饱,就不会内乱和造反,百姓们的诉求很简单,有饱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仅此而已。
军队能吃饱,就有足够的力气,对付那些外族。
就算朱炫现在灭了女真,但是也难以保证,数百年之后会否有一个和女真差不多的外族,实在承受不了草原上的寒冷,拼了命地南下打过山海关等等。
“殿下,又走神了。”
方孝孺轻轻地敲击桌面,给朱炫一个提醒。
今天上课的人不是孔公鉴,否则朱炫也不敢,走神走得那么明显和光明正大。
方孝孺对于朱炫,还是相对宽松。
“方先生,我知道走神了。”
朱炫叹了口气,回过神来道:“我在想,如今的雪,下得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寒冷,我们大明并非所有百姓,都有足够的条件御寒。那些条件不足的百姓,岂不是要受冷?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是否还能活下来?”
方孝孺一听,马上坐直身体,仿佛看到了,大明百姓的希望,郑重道:“殿下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此乃大明百姓之福。”
这一点,殿下绝对做得和陛下差不多。
陛下也是这般,关心百姓,特别是最底层的百姓。
他们老朱家,对百姓一直很好。
朱炫说道:“也不算忧国忧民,只是正好想到这些,百姓们过得,又确实比较苦啊!”
方孝孺说道:“现在的百姓们,比起以前好太多了!当年元蒙还在,臣的亲人,就有不少在这样严寒的天气里被冷死、饿死的。如今陛下驱除鞑虏,恢复汉人河山,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比起以前好太多了。”
回忆起往事,方孝孺感慨良多,元蒙还在的时候,他的年纪不大,但也记得,曾经的一些事情,续道:“陛下为我们汉人百姓,打出了一片和平和安稳,天气严寒,百姓可能会被冷死的事情,相信陛下已经想好了办法解决。”
朱炫点头道:“皇爷爷他们,肯定在关注这些事情了。”
他就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没啥用,皇爷爷那么关心大明百姓,不会没有准备,相信锦衣卫早就把相关的情报,放到皇爷爷的桌面上了。
“我们继续吧!”
朱炫又说道。
看到朱炫如此好学,方孝孺又感到欣慰不已。
他也比较喜欢名声,谁不想名留千古,流芳百世?
——
时间在此时,进入到十一月下旬。
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过年了,朱炫也能得到金册,成为名正言顺的皇太孙。
礼部那边的人准备好了,朱元璋把册立的时间,确定在新年的第一天,让所有官员回来加班,见证自己的乖孙成为皇太孙。
新年第一天,那是新的开始,朱元璋寓意着,朱炫可以为大明,带来新的时代,迎来新的生机勃勃。
不过在这一天,朱炫没有去大本堂。
老朱带着朱炫上朝结束,再带上朱炫,去文华阁看奏章。
“陛下!”
“这是山东的奏章,这是太原的,这是来自长安的……”
现在的内阁阁老胡广,递了好几分奏章上来,叹了口气道:“这些奏章都在写,如今寒灾严重,不少百姓受灾,有一些地方还冻死人了。”
闻言,朱炫感到,小冰河时期的威力开始爆发了。
现在的寒灾,果然到了冻死人的地步,那天他和方孝孺的担忧,真的成了现实。
未来的大寒,可能越来越严重。
闻言,朱元璋的脸都黑了,沉声道:“当地官员都是废物吗?都是白吃饭的吗?天气寒冷,冻死人了,他们不知道救济百姓,安抚万民?”
胡广说道:“北方各地,其实做得很好了,我们如今粮食不缺,受灾的百姓基本没有饿死的,但是冷死的百姓似乎越来越多。御寒,和饥荒,并不一样。”
现在的大明,完全不缺粮。
就算是大旱,也有足够的存粮,供给百姓使用。
可是寒灾这些,可能引起饥荒,但引起的不多,更多时候还是冻死人,百姓们御寒能力不足,衣服不够厚。
甚至乎,有些百姓,居住的房屋,四面漏风。
寒风一吹,冷得让人颤抖,在如此条件之下,又如何能做到御寒?
大明是越来越富裕,但贫穷的百姓多了去。
“那你觉得,可以怎么办?”
朱元璋皱起眉头。
胡广说的,都是实情。
寒灾好像比旱灾,要难搞了很多。
“臣认为,朝廷出头,给天下百姓,发放足够的御寒衣物,再让人砍伐树木,烧成木炭,送去给百姓们取暖。”
胡广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说出来。
“皇爷爷,孙儿认为,胡大人的做法不太可行。”
朱炫说道:“咱们应天,尚且冰天雪地,可想而知北方有多可怕!大明北方,幅员辽阔,面积庞大,北方百姓的数量多不胜数,若是由我们朝廷准备木炭、御寒衣物,这个开支得多大?”
停顿了一下,他又道:“这笔开支,孙儿完全没问题,可以拿出来,但是开支解决了,原料呢?御寒衣物,并不是凭空就能变出来。”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1/1438/12224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