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孟孙仲孙:到底该叫孟氏,还是得叫仲孙氏?
推荐阅读:重生之道修今生、龙狱战神、入错洞房后,我跟阴鸷权臣去种田、阳光佐助,从论坛走向忍界最强、末日重生:开局囤积SSS级卡牌、穿书女频,大婚当日被女主杀死、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我在异世封神、最强巅峰高手、我以狐仙镇百鬼、
最新网址:m.bqk7.com
这里,我们干脆将孟氏家族的这点事都讲讲完吧。如今,鲁国三桓之一的孟氏家族第二任宗主公孙敖的故事算是讲完了。最终,公孙敖总算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了。
但是,公孙敖在莒国有两个儿子,具体名字我们也就不讲了,反正到后来这两儿子都到了鲁国,受到了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蔑的恩待。仲孙蔑是公孙敖的孙子,仲孙谷的儿子,也是此时的孟氏家族宗主仲孙难的侄子。
仲孙蔑对这两位从莒国回来的小叔叔非常好,整个鲁国都知道这事。孟氏家族有人就认为,想当年公孙敖给孟氏家族带来多少麻烦,到现在这个麻烦还没有完。这不,又有两个长辈级别的野种居然光明正大到了孟氏家族,这明摆着是要分孟氏家族的家产嘛。
于是,关于公孙敖这两个儿子将来肯定是要觊觎孟氏家族权力和财产的流言就来了。甚至还有人预言,这两个人,肯定会杀了仲孙蔑以全面掌控孟氏家族。
公孙敖在莒国生的这两个儿子听说后非常愤懑,他们去求见仲孙蔑,道:“夫子以恩待我兄弟俩而名播天下,但我兄弟俩却以可能要杀了夫子而名播天下,这怎么行?既然如此,那我兄弟俩唯以一死以明志。男子汉大丈夫,死要死得其所,绝对不能给夫子蒙羞,不能给孟氏家族蒙羞!”
最后,两兄弟作出了决定,报名参军,而且是自参军开始就心存了为国捐躯的志向。结果两兄弟一个随军去了句鼆,一个去了戾丘,各自为鲁国守卫这两城邑,最后在与抵抗戎狄入侵的战役中,壮烈牺牲!
有人要问,你为什么将这些事都说一遍,这个仅仅是孟氏家族的一些家事,值得你讲这么细吗?
是的,在写鲁国这部书时,笔者已经与前面完本的楚国、郑国、齐国等不一样了,以前的存在很多取舍,觉得不利于故事承继性的就不写了。但以后就不会了,因为春秋这段时期的历史,实在太精彩了,有许多我们根本在平时是不注意或者没看到的,是要感谢如今大量研究春秋历史的学者不断挖掘出来。
留在传统史料中的并不多,所以能够留下来的,都是弥足珍贵的,能够反映那段历史的,尽可能反映出来,不能随便略过。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历史文化的传播!
历史是摆在那里的,对鲁国来讲,从鲁文公时代开始,关于三桓的历史,是真正需要人们用心去读的,因为三桓将代表整个鲁国。在不久以后,我们将鲁国在春秋舞台上的主角,交给三桓,而非是此前一惯来的鲁国国君。
唯有将一些细节的东西都讲透了,才可能从中发现一些互相联系着的东西,从而使鲁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而实现写一部可读性强的春秋故事书之目的。
如同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礼与义是极其重视的,仲孙难对公子遂的劝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兄弟之礼。仲孙蔑对两位小叔叔的恩待,是他对亲人的礼。公孙敖自莒国归来的两个儿子最后选择为国戍边并战死沙场,反映的是舍生取义,以及对仲孙难恩德他们的报答!
那孟氏家族的公孙敖呢?可以说,这个人实在不讲礼,不讲义,甚至不讲廉耻。这样的人,虽然曾经贵为鲁国上卿,孟氏家族第二代宗主,鲁国三桓之一,但人们却并不待见他。
不待见到什么地步呢?有人说,甚至因为这个人,将原来的仲孙氏都改称为孟氏了。当然,这个是有疑问的。
<!-- Ads Codes -->
我们一直在说鲁国的三桓,指的是自鲁桓公的四个儿子中,除了继承君位的一支大宗外,其他的三支小宗,即庆父为第一代形成的孟氏、叔牙为第一代形成的叔氏和季友为第一代形成的季氏。
这个是按当时鲁桓公四个儿子的排名,即伯仲叔季来定的。四兄弟即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鲁庄公为伯,老大;庆父为仲,老二;叔牙为叔,老三;季友为季,老小。
除了鲁国公室大宗这一支为继承侯爵的大宗外,其他两支,人们一直按其第一代宗主的排号为名,即叔氏、季氏。只有孟氏,原本应该是指第一代庆父的排名仲为名,即仲孙氏,但为何成了孟氏呢?
有一种说法,说是人们因为对公孙敖的不耻,最后将仲孙氏改为孟氏。但这个人们到底是指哪些人?后人还是当时有权有势的人?
据说,是当时执政的季友因为痛恨庆父,直接指令庆父这一支不得以仲为氏,而以孟为氏。这样说来,公孙敖虽然胡作非为,但实在不应背这个黑锅,这个责任应该是第一代的庆父来背。
孟其实与伯一样,都是老大。伯仲叔季与孟仲叔季一样,都是当时的排名。不过孟这个老大,指的是庶长子。而伯这个老大,指的是所有兄弟中的长子。你季友难道是想突出庆父这一脉的老大地位?哪怕是庶长子也要突出?
这种突出是有可能的!因为季友就是想要说明,你庆父这一脉,头上长着角也只能配是庶子而已!这样一来,放着鲁国有着我季友这样的嫡子在,至少你庆父想成为国君,不可能!
当时,一方面当时季友掌握着大权,另一方面,季友确实对庆父恨之入骨,突出其庶长子身份,也算是一种警示。于是,你庆父这一脉就只配叫孟氏。
但是,孟氏会认命么?到了庆父的第三代,即孟氏的第四位宗主仲孙蔑时,因其功劳实在太大,所以就有意回归到仲氏来,至少其后人基本就称其先祖为仲,如仲孙蔑、仲孙难、仲孙谷等等。
但是,习惯上人们还是把鲁国三桓统称为孟氏、叔氏、季氏。不过,如果有人非得说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也没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计较了。
在我们的这部书里,我们就把家族统称为孟氏家族,而把家族的宗主和其他牛人,都以仲孙为氏。这也算是照顾到了两方面了吧。
这其实都是没多大意义,反正认定孟氏就是仲孙氏即可。另外,通过对孟氏与仲孙氏历史的分析,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鲁国三桓,一开始真的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两条斗争主线,统统都属于鲁国的内部权力斗争。
一条主线,是三桓之间的内部互相斗争,即一开始的季氏与孟氏、叔氏斗,季氏获胜。另一条主线,是三桓合力与以鲁国公室的内部斗争。在这个时候,主要的是鲁国国君、代表公室的公子遂与三桓斗。当然,这种斗争在鲁文公时代并不明显,但很快就会明显了。
无论是哪种主线的斗争,肯定会有从中得益者,也会有从中受害者。到现在为止,鲁国三桓的孟氏是受了重伤,叔氏因为叔孙得臣的功勋而崛起,季氏也由于季孙行父开始行走鲁国政坛,慢慢复苏。但总体上,目前在鲁国最强势的,当然还是以国君和执政上卿公子遂为核心力量的公室力量。
这里,我们干脆将孟氏家族的这点事都讲讲完吧。如今,鲁国三桓之一的孟氏家族第二任宗主公孙敖的故事算是讲完了。最终,公孙敖总算是叶落归根入土为安了。
但是,公孙敖在莒国有两个儿子,具体名字我们也就不讲了,反正到后来这两儿子都到了鲁国,受到了孟氏家族宗主仲孙蔑的恩待。仲孙蔑是公孙敖的孙子,仲孙谷的儿子,也是此时的孟氏家族宗主仲孙难的侄子。
仲孙蔑对这两位从莒国回来的小叔叔非常好,整个鲁国都知道这事。孟氏家族有人就认为,想当年公孙敖给孟氏家族带来多少麻烦,到现在这个麻烦还没有完。这不,又有两个长辈级别的野种居然光明正大到了孟氏家族,这明摆着是要分孟氏家族的家产嘛。
于是,关于公孙敖这两个儿子将来肯定是要觊觎孟氏家族权力和财产的流言就来了。甚至还有人预言,这两个人,肯定会杀了仲孙蔑以全面掌控孟氏家族。
公孙敖在莒国生的这两个儿子听说后非常愤懑,他们去求见仲孙蔑,道:“夫子以恩待我兄弟俩而名播天下,但我兄弟俩却以可能要杀了夫子而名播天下,这怎么行?既然如此,那我兄弟俩唯以一死以明志。男子汉大丈夫,死要死得其所,绝对不能给夫子蒙羞,不能给孟氏家族蒙羞!”
最后,两兄弟作出了决定,报名参军,而且是自参军开始就心存了为国捐躯的志向。结果两兄弟一个随军去了句鼆,一个去了戾丘,各自为鲁国守卫这两城邑,最后在与抵抗戎狄入侵的战役中,壮烈牺牲!
有人要问,你为什么将这些事都说一遍,这个仅仅是孟氏家族的一些家事,值得你讲这么细吗?
是的,在写鲁国这部书时,笔者已经与前面完本的楚国、郑国、齐国等不一样了,以前的存在很多取舍,觉得不利于故事承继性的就不写了。但以后就不会了,因为春秋这段时期的历史,实在太精彩了,有许多我们根本在平时是不注意或者没看到的,是要感谢如今大量研究春秋历史的学者不断挖掘出来。
留在传统史料中的并不多,所以能够留下来的,都是弥足珍贵的,能够反映那段历史的,尽可能反映出来,不能随便略过。因为所有的故事,都是历史文化的传播!
历史是摆在那里的,对鲁国来讲,从鲁文公时代开始,关于三桓的历史,是真正需要人们用心去读的,因为三桓将代表整个鲁国。在不久以后,我们将鲁国在春秋舞台上的主角,交给三桓,而非是此前一惯来的鲁国国君。
唯有将一些细节的东西都讲透了,才可能从中发现一些互相联系着的东西,从而使鲁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从而实现写一部可读性强的春秋故事书之目的。
如同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礼与义是极其重视的,仲孙难对公子遂的劝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兄弟之礼。仲孙蔑对两位小叔叔的恩待,是他对亲人的礼。公孙敖自莒国归来的两个儿子最后选择为国戍边并战死沙场,反映的是舍生取义,以及对仲孙难恩德他们的报答!
那孟氏家族的公孙敖呢?可以说,这个人实在不讲礼,不讲义,甚至不讲廉耻。这样的人,虽然曾经贵为鲁国上卿,孟氏家族第二代宗主,鲁国三桓之一,但人们却并不待见他。
不待见到什么地步呢?有人说,甚至因为这个人,将原来的仲孙氏都改称为孟氏了。当然,这个是有疑问的。
<!-- Ads Codes -->
我们一直在说鲁国的三桓,指的是自鲁桓公的四个儿子中,除了继承君位的一支大宗外,其他的三支小宗,即庆父为第一代形成的孟氏、叔牙为第一代形成的叔氏和季友为第一代形成的季氏。
这个是按当时鲁桓公四个儿子的排名,即伯仲叔季来定的。四兄弟即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鲁庄公为伯,老大;庆父为仲,老二;叔牙为叔,老三;季友为季,老小。
除了鲁国公室大宗这一支为继承侯爵的大宗外,其他两支,人们一直按其第一代宗主的排号为名,即叔氏、季氏。只有孟氏,原本应该是指第一代庆父的排名仲为名,即仲孙氏,但为何成了孟氏呢?
有一种说法,说是人们因为对公孙敖的不耻,最后将仲孙氏改为孟氏。但这个人们到底是指哪些人?后人还是当时有权有势的人?
据说,是当时执政的季友因为痛恨庆父,直接指令庆父这一支不得以仲为氏,而以孟为氏。这样说来,公孙敖虽然胡作非为,但实在不应背这个黑锅,这个责任应该是第一代的庆父来背。
孟其实与伯一样,都是老大。伯仲叔季与孟仲叔季一样,都是当时的排名。不过孟这个老大,指的是庶长子。而伯这个老大,指的是所有兄弟中的长子。你季友难道是想突出庆父这一脉的老大地位?哪怕是庶长子也要突出?
这种突出是有可能的!因为季友就是想要说明,你庆父这一脉,头上长着角也只能配是庶子而已!这样一来,放着鲁国有着我季友这样的嫡子在,至少你庆父想成为国君,不可能!
当时,一方面当时季友掌握着大权,另一方面,季友确实对庆父恨之入骨,突出其庶长子身份,也算是一种警示。于是,你庆父这一脉就只配叫孟氏。
但是,孟氏会认命么?到了庆父的第三代,即孟氏的第四位宗主仲孙蔑时,因其功劳实在太大,所以就有意回归到仲氏来,至少其后人基本就称其先祖为仲,如仲孙蔑、仲孙难、仲孙谷等等。
但是,习惯上人们还是把鲁国三桓统称为孟氏、叔氏、季氏。不过,如果有人非得说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也没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计较了。
在我们的这部书里,我们就把家族统称为孟氏家族,而把家族的宗主和其他牛人,都以仲孙为氏。这也算是照顾到了两方面了吧。
这其实都是没多大意义,反正认定孟氏就是仲孙氏即可。另外,通过对孟氏与仲孙氏历史的分析,至少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鲁国三桓,一开始真的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两条斗争主线,统统都属于鲁国的内部权力斗争。
一条主线,是三桓之间的内部互相斗争,即一开始的季氏与孟氏、叔氏斗,季氏获胜。另一条主线,是三桓合力与以鲁国公室的内部斗争。在这个时候,主要的是鲁国国君、代表公室的公子遂与三桓斗。当然,这种斗争在鲁文公时代并不明显,但很快就会明显了。
无论是哪种主线的斗争,肯定会有从中得益者,也会有从中受害者。到现在为止,鲁国三桓的孟氏是受了重伤,叔氏因为叔孙得臣的功勋而崛起,季氏也由于季孙行父开始行走鲁国政坛,慢慢复苏。但总体上,目前在鲁国最强势的,当然还是以国君和执政上卿公子遂为核心力量的公室力量。
本文网址:http://www.bqk7.com/xs/1/1942/15114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bqk7.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